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腺嘌呤诱导的慢性肾脏病 (CKD) 大鼠模型矿物质代谢生化标志物、血管钙化和肾性骨病改变的特点.方法 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2组:正常对照组和CKD组.第2周末,行 血清生化标志物检测.第6周末处死大鼠,行血清生化标志物检测、主动脉血管病理学检查和血管钙磷含量测定,取股骨和第五腰椎做骨密度 (BMD)检查、骨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 在第2和第6周末,CKD 组大鼠血肌酐、尿素氮、血磷、血清甲状旁腺激素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升高,血钙明显下降.CKD组有50%的大鼠发生中膜血管钙化,正常对照组无血管钙化发生.CKD组的血管钙、磷含量均明显大于正常 对照组.BMD检查,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KD组的全股骨、股骨皮质骨、股骨小梁骨和第五腰椎BMD均明显降低.骨形态计量学方面,CKD组大鼠的小梁骨骨吸收和骨形成均处于高水平,处于高转换状态; CKD组大鼠小梁骨和皮质骨骨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大鼠; CKD组大鼠小梁骨骨矿化与正常对照组大鼠比较无明显差别.结论 腺嘌呤诱导的CKD大鼠模型表现为低血钙、高血磷和高血清甲状旁腺激素; 血管 钙化表现为中膜钙化; 肾性骨病表现为小梁骨高转换、正常矿化和低皮质骨和小梁骨骨量,也符合纤维性骨炎的特点.腺嘌呤诱导的慢性肾脏病大鼠模型可以作为未来开展慢性肾脏病骨及矿物质代谢异常 研究的良好载体.
推荐文章
尿酸与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的研究进展
尿酸
慢性肾脏病
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
综述
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主要致病因素的研究进展
慢性肾脏疾病
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
致病因素
综述
骨矿物质代谢与肾性贫血关系的研究进展
贫血
肾性骨营养障碍
骨密度
维生素D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腺嘌呤诱导慢性肾脏病大鼠模型的骨与矿物质代谢异常
来源期刊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慢性肾脏病骨及矿物质代谢异常 肾性骨病 血管钙化 纤维性骨炎 大鼠
年,卷(期) 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5
页数 8页 分类号 R-33
字数 458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8.01.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左力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 148 1888 18.0 40.0
2 赵建荣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 39 108 6.0 8.0
3 石东英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 19 67 5.0 7.0
4 李青南 广东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 5 18 2.0 4.0
6 孟彦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 3 8 2.0 2.0
7 张豪 湖北医药学院口腔医学部 9 7 2.0 2.0
8 贺宁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 2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9)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慢性肾脏病
慢性肾脏病骨及矿物质代谢异常
肾性骨病
血管钙化
纤维性骨炎
大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月刊
1671-7856
11-4822/R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5号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463
总下载数(次)
15
相关基金
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Neimenggu Province
官方网址:http://www.btsti.com/policy/district/2005-1-27/20051271058235030.htm
项目类型: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