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林业科学研究       
摘要:
[目的]建立蒙古沙冬青子叶节丛生芽再生体系.[方法]以蒙古沙冬青子叶节为外植体,研究种子萌发培养基中6-BA浓度、子叶节萌发天数、丛生芽诱导的基本培养基及6-BA浓度对丛生芽诱导的影响和外源激素对丛生芽伸长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1)添加6-BA的萌发培养基与不添加的相比能够显著促进子叶节的生长及子叶节丛生芽的诱导,且6-BA浓度在2.0 mg·L-1时,诱导率最高可达73.3%,平均芽数2.26个;(2)种子萌发天数对子叶节丛生芽的诱导有显著影响,萌发7 d的子叶节丛生芽诱导率最高,诱导率为74.7%,但与萌发9、11 d的子叶节丛生芽诱导率差异不显著;(3)MS和B5培养基对丛生芽诱导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但B5抑制褐化的效果显著好于MS;(4)采用1.0 mg·L-16-BA+0.3 mg·L-1IAA激素组合有利于丛生芽伸长,伸长率为60.5%;(5)不同浓度生长素组合均能促进丛生芽幼苗生根,1.0 mg·L-1 IBA生根率最大,生根数最多.[结论]最佳蒙古沙冬青子叶节丛生芽再生体系为:以在MS+2.0 mg·L-16-BA培养基中黑暗培养711 d的幼苗子叶节为外植体,在B5+1.0 mg·L-16-BA培养基中诱导丛生芽,待丛生芽长约0.30.5 cm后,转入B5+1.0 mg·L-16-BA+0.3 mg·L-1 IAA培养基中进行伸长培养,当丛生芽伸长至23 cm时,单株切下转入1/2 B5+1.0 mg·L-1 IBA培养基中生根,该体系与愈伤组织培养相比能缩短培养时间,改善褐化严重、玻璃化等问题,可为蒙古沙冬青的扩繁及进一步开展遗传转化奠定基础.
推荐文章
刺槐子叶的不定芽诱导及植株再生
刺槐
子叶
愈伤组织
不定芽诱导
植株再生
枣子叶再生植株研究
子叶
植株再生
玻璃化
文冠果子叶同步胚的高效诱导及植株再生
文冠果,同步胚
液体培养
植株再生
红茄子叶的不定芽诱导及植株再生
红茄
子叶
不定芽诱导
植株再生
培养基筛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蒙古沙冬青子叶节诱导培养再生植株的研究
来源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学科
关键词 蒙古沙冬青 子叶节 丛生芽 再生植株
年,卷(期) 2018,(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4-150
页数 7页 分类号 S72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8.03.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军 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甘肃省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 10 73 5.0 8.0
2 郭琪 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甘肃省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 10 36 4.0 5.0
3 王沛雅 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甘肃省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 4 14 2.0 3.0
4 杨晖 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甘肃省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 24 266 8.0 15.0
5 李鑫 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甘肃省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0)
共引文献  (113)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4(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4(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7(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9(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2(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3(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4(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蒙古沙冬青
子叶节
丛生芽
再生植株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林业科学研究
双月刊
1001-1498
11-1221/S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香山路万寿山后林科院
1988-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66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