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比较舒芬太尼负荷量对不同年龄段儿童咽喉部手术后躁动的防治效果.方法 选取120例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按年龄将其分为Ⅰ组(小童组,2~4岁)、Ⅱ组(中童组,>4~6岁)及Ⅲ组(大童组,>6~12岁),每组40例.每组再各分为舒芬太尼组(即Ⅰs、Ⅱs、Ⅲs组)和对照组(即Ⅰc、Ⅱc、Ⅲc组),每组20例.麻醉方法为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手术结束、麻醉停药时6组患儿均开始术后镇痛(舒芬太尼0.04μg·kg-1·h-1),舒芬太尼组静脉推注0.2μg·kg-1舒芬太尼,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记录6组患儿麻醉停药至自主呼吸恢复、唤醒睁眼及导管拔除时间,拔管时(T1)和返病房时2 h内(T2)躁动评分,T2的疼痛与镇静评分.结果 Ⅲs组患儿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较其他5组明显延长(P<0.05).T1与T2时Ⅰs,Ⅱs,Ⅲs分别较Ⅰc,Ⅱc,Ⅲc组躁动发生率低(P<0.05);T2时,Ⅰs组躁动发生率高于Ⅱs组及Ⅲs组(P<0.05);T3时,Ⅲs组镇静评分高于Ⅰs组和Ⅱs组(P<0.05),Ⅰs,Ⅱs,Ⅲs组镇痛评分低于Ⅰc,Ⅱc,Ⅲc组(P<0.05).结论 手术结束时静脉推注0.2μg·kg-1舒芬太尼可以降低拔管时和返病房时不同年龄段儿童躁动的发生,减轻术后疼痛;但2~4岁的患儿返病房时躁动发生率较>4~6岁与>6~12岁患儿高,而>6~12岁患儿苏醒时间延长且术后镇静评分高于2~6岁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