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饱和水汽压亏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模拟水循环和植被生产力的参数.青藏高原上的气象站比较稀少,这限制了饱和水汽压亏缺的精确估计.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提供了蒸散数据,这为模拟饱和水汽压亏缺提供了可能.尽管如此,在青藏高原上,还没有研究利用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的蒸散数据模拟饱和水汽压亏缺.因此,本研究利用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的潜在蒸散数据模拟了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农田、森林和灌木2000-2012年四季的饱和水汽压亏缺.春季的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分别是0.95–2.34 hPa和0.72–1.54 hPa,夏季的的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分别是1.39–2.60 hPa和0.89–1.96 hPa,秋季的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分别是0.78–1.93 hPa和0.56–1.36 hPa,冬季的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分别是0.48–1.40 hPa和0.36–0.98 hPa.高寒草原的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分别是0.48–1.39 hPa和0.36–1.00 hPa,高寒草甸的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分别是0.58–1.39 hPa和0.44–0.90 hPa,农田的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分别是1.10–2.55 hPa和0.82–1.74 hPa,灌木的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分别是0.98–1.90 hPa和0.78–1.37 hPa,森林的分别是1.40–2.60 hPa和0.98–1.96 hPa.因此,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的潜在蒸散数据可以用来模拟青藏高原的饱和水汽压亏缺,且需要考虑整合植被类型和季节.
推荐文章
饱和水汽压计算公式的比较研究
饱和水汽压
实际水汽压
湿空气
比较
近50年来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潜在蒸散发变化特征及其突变检验
潜在蒸散发
气候突变
蒸发悖论
生态地理区
青藏高原
饱和水汽压计算公式的比较研究
饱和水汽压
实际水汽压
湿空气
比较
不同情形下温度低于0℃时饱和水汽压的计算
饱和水汽压
大气可降水量
异质核化
饱和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利用MODIS潜在蒸散数据模拟青藏高原饱和水汽压亏缺
来源期刊 资源与生态学报(英文版) 学科
关键词 高寒生态系统 MOD16A2 植被类型 季节
年,卷(期) 2018,(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38-544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738字 语种 英文
DOI 10.5814/j.issn.1674-764x.2018.05.01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7)
共引文献  (127)
参考文献  (3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4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7(12)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2)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3(1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4(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寒生态系统
MOD16A2
植被类型
季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资源与生态学报(英文版)
双月刊
1674-764X
11-5885/P
大16开
北京安外大屯路甲11号
2010
eng
出版文献量(篇)
78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51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