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沉积学研究基础上,以粘土矿物为研究对象,利用X衍射分析和微量元素分析技术,采用Couch公式对四川盆地须家河组沉积期湖盆古盐度进行恢复,结果表明,须家河组古盐度介于4.8‰~19.7‰之间,平均值为12.8‰,远低于正常海水盐度.不同层位古盐度呈规律性变化,须二段至须六段古盐度逐渐降低,由咸水转变为微咸水.盐度的增高有利于蒙脱石向伊利石转化,使得须二段以伊利石为主,须四段—须六段伊利石平均含量逐渐降低,而以绿泥石为主.古盐度对绿泥石成分也有一定影响,随着古盐度的增高,绿泥石成分中的Si4+逐渐减少,而AlIV的含量逐渐增多,Fe2+/Mg2++Fe2+比值逐渐降低.结合四川盆地区域构造运动,认为须家河组古盐度变化主要由印支期构造所造成,须三段之后由于龙门山南段的抬升,四川盆地与外海失去联系成为独立沉积系统,须家河组二段和三段沉积应为陆相沉积物质,但受到海相潮汐叠加改造,而须四段—须六段则属于正常陆相沉积环境.
推荐文章
四川盆地安岳地区须家河组——近海潮汐沉积
四川盆地
安岳
晚三叠世
近海潮汐
沉积相
成因
证据
沉积模式
四川盆地阆中-南部地区须家河组勘探潜力
四川盆地
阆中-南部地区
晚三叠世
沉积环境
烃源岩
储集层
油气运移
勘探潜力
四川盆地某构造须家河组储层特征研究
四川盆地
须家河组
储层特征
成岩作用
四川盆地须家河组层序分析与地层对比
四川盆地
晚三叠世
层序地层学
基准面旋回
地层格架
等时对比
洪泛面
沉积—层序划分方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四川盆地川中地区须家河组古盐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来源期刊 高校地质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上三叠统须家河组 古盐度 粘土矿物 Couch公式
年,卷(期) 2018,(3) 所属期刊栏目 沉积学·能源地质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0-400
页数 11页 分类号 P588.22
字数 950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108/j.issn1006-7493.20171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戴朝成 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16 45 4.0 6.0
5 任军平 10 74 5.0 8.0
6 张怀胜 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4 13 3.0 3.0
7 饶强 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6 16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72)
共引文献  (755)
参考文献  (3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6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2(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5(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6(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8(2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9)
1999(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1(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2(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3(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4(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5(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6(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7(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9(1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1(1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四川盆地
上三叠统须家河组
古盐度
粘土矿物
Couch公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校地质学报
双月刊
1006-7493
32-1440/P
大16开
南京市汉口路22号南京大学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57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925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