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毛细血管微循环障碍对脑出血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通过引入多孔介质代替毛细血管的负载效应.建立由豆纹动脉(lenticulostriate artery,LSA)经毛细血管到静脉的微循环模型.参考人体各种生理情况,对模型设置适当的力学边界条件,进行数值模拟,观察并记录各种情况下血压和血管壁应力变化.结果 正常情况下,LSA整体血压相对较低,起始端与末端的血压压差比较明显,血管壁各部分的应力处于同一水平.发生微循环障碍的情况下,LSA整体血压上升,起始端与末端血压压差明显减小.各部分血管壁应力均有上升,且末端应力上升最为显著.结论 微循环障碍对LSA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尤为显著,是导致LSA破裂出血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对认识在微循环障碍情况下大脑血管的破裂机制以及预防脑出血的发生都有重要的理论参考和实际意义.
推荐文章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动物模型建立的方法及评析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冠状动脉微血栓
动物模型
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甲襞微循环与球结膜微循环的临床研究
胰岛素抵抗综合征
甲襞微循环
球结膜微循环
脑出血继续出血68例临床分析
脑出血
继续出血
血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微循环模型的脑出血分析
来源期刊 医用生物力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脑出血 豆纹动脉 微循环障碍 多孔介质 数值模拟
年,卷(期) 2018,(6)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9-514
页数 6页 分类号 R318.0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156/j.1004-7220.2018.06.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华 47 611 14.0 24.0
2 钱福涛 1 0 0.0 0.0
3 黄锦江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7)
共引文献  (32)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出血
豆纹动脉
微循环障碍
多孔介质
数值模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用生物力学
双月刊
1004-7220
31-1624/R
大16开
上海制造局路639号
4-633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35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185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