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了氨基羟基脲(HSC)浓度、H+浓度、NO3-浓度、Fe3+浓度、UO22+浓度、反应温度对氨基羟基脲与Np(Ⅵ)还原反应速率的影响,获得了其动力学方程.实验结果表明:增加氨基羟基脲浓度和提高反应温度,降低H+浓度和NO3-浓度,可以提高氨基羟基脲与Np(Ⅵ)还原速率;在UO22++存在或Fe3+浓度小于1×10-3 mol/L时,对氨基羟基脲与Np(Ⅵ)的还原没有明显影响.氨基羟基脲还原Np(Ⅵ)的动力学方程式为:-dc(Np(Ⅵ))/dt=kc(Np(Ⅵ))c2.52 (HSC)c-0.53(H+)c-0.61 (NO3-),在4.00℃时k=(1 037±60) (mol/L)-1.40·s-1,活化能Ea=(64.03±6.4) kJ/mol.
推荐文章
氨基羟基脲与Pu(Ⅳ)的还原动力学研究
Pu(Ⅳ)
氨基羟基脲
还原反应
反应速率
氨基羟基脲与HNO2氧化还原反应研究
氨基羟基脲
亚硝酸
还原反应
反应速率
氧化钨氢还原动力学的研究进展
氧化钨
氢还原
动力学
钨粉
动力学模型
钼酸钙直接还原动力学的研究
钼酸钙
碳化硅
还原动力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氨基羟基脲与Np(Ⅵ)的还原动力学
来源期刊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Np(Ⅵ) 氨基羟基脲 还原反应 反应速率
年,卷(期) 2018,(6) 所属期刊栏目 核燃料循化化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9-365
页数 7页 分类号 TL241.1
字数 435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538/hhx.2018.YX.201708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肖松涛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放射化学研究所 31 90 5.0 8.0
2 刘协春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放射化学研究所 18 21 2.0 3.0
3 兰天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放射化学研究所 14 19 3.0 4.0
4 欧阳应根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放射化学研究所 23 41 4.0 5.0
5 李辉波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放射化学研究所 25 56 4.0 6.0
6 王妍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放射化学研究所 5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9)
共引文献  (32)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Np(Ⅵ)
氨基羟基脲
还原反应
反应速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双月刊
0253-9950
11-2045/TL
大16开
北京275信箱65分箱
82-162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7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725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