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热力发电       
摘要:
针对目前常用余热利用技术的不足,开发了协调余热与回热系统的新型热能梯级利用系统.该系统将锅炉和汽轮机的余热利用与回热循环有机结合起来,可智能分配热流向,具有更好的参数调控性能和工况适应性,不仅动态优化了热能的梯级利用,也改善了空气预热器的性能.以某660 MW空冷机组为例,设置传统低温省煤器回收烟气余热可使供电标准煤耗率在额定功率工况和热耗率验收工况分别降低 1.70、1.08 g/(kW·h),采用协调余热与回热系统改造后分别降低3.19、3.74 g/(kW·h),平均多节能约150%,热经济性显著提高.
推荐文章
工业余热资源梯级利用(RRUC)方法研究
工业余热
梯级利用
RRUC方法
城市热电联产机组供热能力和余热利用分析
热电联产
余热利用
供热改造
供热能力
郑州市
焦炉烟道气余热的多阶、梯级利用及其网化度分析
焦炉烟道气
余热
回收
多阶、梯级利用
网化度
余热回收梯级利用系统在制药企业中的应用
热泵
余热回收
蓄热球
相变
节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协调余热与回热系统的热能梯级利用技术
来源期刊 热力发电 学科
关键词 余热利用 回热循环 空气预热器 低温省煤器 热能梯级利用 供电标准煤耗率
年,卷(期) 2018,(6) 所属期刊栏目 发电技术论坛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115
页数 5页 分类号 TM62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9666/j.rlfd.2017091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高士秋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9 345 10.0 18.0
2 姜平 3 0 0.0 0.0
3 魏绍青 2 0 0.0 0.0
4 郝江平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 14 1.0 2.0
5 胡和敏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3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3)
共引文献  (87)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3(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4(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5(11)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余热利用
回热循环
空气预热器
低温省煤器
热能梯级利用
供电标准煤耗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热力发电
月刊
1002-3364
61-1111/TM
大16开
西安市雁塔区雁翔路99号博源科技广场A座
1972-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6331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