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土壤有机碳(SOC)和无机碳(SIC)对全球碳循环和减缓气候变化具有重要作用,进一步明确二者之间相互转化关系,对准确估算土壤碳储量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对SOC和SIC相互关系缺乏系统量化,研究结果不一.因此,明确SOC和SIC之间相互关系,可为准确估算和模拟土壤碳的转化过程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本研究搜集了我国1990-2018年已发表的文献共41篇,从不同气候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不同土层深度探究了SOC和SIC比例的变化,进一步量化了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不同气候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SOC/SIC值在0-20 cm土层均大于20-100 cm土层.具体来说,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草地0-20 cm土壤SOC/SIC值最小(0.53),林地(0.90)和农田(0.80)土壤较高,且三种土地利用方式下SOC和SIC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在温带季风性气候区,0-20 cm土壤SOC/SIC值表现为草地(0.82)≈农田(1.05)>林地(0.29),且SOC和SIC在林地、农田土壤中呈正相关关系,但在草地土壤中二者为负相关关系.另外,温带大陆性气候区20-100 cm以林地土壤SOC/SIC值最高,草地和农田次之,而在温带季风性气候区三种土地利用方式下无显著差异;SOC和SIC在林地和农田土壤中呈正相关关系,然而在草地土壤中为负相关关系.温带大陆性气候区SOC/SIC值总体以林地较大,农田、草地次之.温带季风性气候区,0-20 cm土层SOC/SIC值以草地较大,农田和林地分别次之.这可能是因为植被覆盖不同,导致了作物碳的归还量不一.同时,不同的植被覆盖还影响了土壤中的各种生物化学进程,改变了碳在土壤中的循环转化过程,进而影响了SOC和SIC含量,使得SOC/SIC值产生较大差异.[结论]SOC和SIC之间存在循环转化关系,且不同气候条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不同土壤类型对SOC和SIC循环转化存在显著影响.不同条件下SOC/SIC值存在显著差异,且二者呈现不同的相关性.本研究结果可为明确土壤碳的循环积累机制,准确估算土壤有机和无机碳库提供理论依据.
推荐文章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矿化及其温度敏感性
土地利用方式
室内培养
土壤有机碳
双指数方程
Q10值
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土地利用方式
农牧交错带
矿化量
矿化速度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研究进展
土地利用变化
土地管理变化
土壤有机碳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影响研究
活性有机碳
微生物生物量碳
易氧化态碳
轻组有机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无机碳比例的影响
来源期刊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土壤无机碳 气候类型 土地利用方式 SOC/SIC
年,卷(期) 2018,(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08-1519
页数 12页 分类号
字数 671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674/zwyf.1820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崇玉 贵州大学农学院 60 483 11.0 18.0
2 李雄 贵州大学农学院 10 30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90)
共引文献  (167)
参考文献  (7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7)
二级引证文献  (2)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3(2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4(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5(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06(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6)
2007(3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8(2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9(2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10(32)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11(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12(2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13(30)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14(2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5(26)
  • 参考文献(1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6(26)
  • 参考文献(14)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7(31)
  • 参考文献(9)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8(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土壤有机碳
土壤无机碳
气候类型
土地利用方式
SOC/SIC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月刊
1008-505X
11-3996/S
大16开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82-169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4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355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