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黄褐斑分期的评价指标.方法 收集黄褐斑患者195例,根据近期皮损面积扩大、颜色加深、皮损泛红、搔抓后皮损变红、玻片压诊有褪色将黄褐斑分为活动期和稳定期.用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CM)、皮肤镜、Mexameter18、LAB分光测色计检测两期黄褐斑患者皮损,比较两者差异.结果 195例患者中,活动期115例占59.0%、稳定期80例占41.0%.活动期RCM下树突状黑素细胞活跃度(DMA)35.08±10.59高于稳定期15.06±9.20;RCM下炎症细胞、皮肤镜下血管数量多于稳定期;红斑指数(EI)376.35±61.39高于稳定期320.36±62.40;A值13.28±1.75高于稳定期12.34±1.78;两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期皮损处黑素数量、黑素指数(MI)、L值与B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依据临床表现将黄褐斑分为活动期与稳定期.DMA、炎症细胞、血管数量、EI值、A值可作为分期参考指标.
推荐文章
黄褐斑的治疗进展
黄褐斑
色素沉着
色素异常
治疗进展
纳晶联合皙毓黄褐斑贴敷料治疗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纳晶;
皙毓黄褐斑贴;
敷料治疗;
黄褐斑;
皮肤镜;
满意度
黄褐斑的皮肤镜学特征
黄褐斑
模式
皮肤镜
诊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褐斑的临床分期
来源期刊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学科
关键词 黄褐斑 临床分期 无创性皮肤检测技术 树突状黑素细胞活跃度 红斑指数
年,卷(期) 2018,(4)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4-278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366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1-0290.2018.04.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黎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 84 262 9.0 12.0
2 涂颖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 35 99 6.0 8.0
3 李燕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 96 287 8.0 12.0
4 孙东杰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 22 15 2.0 3.0
5 张琼予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 4 2 1.0 1.0
6 冯家祺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 2 2 1.0 1.0
7 杨舒云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 2 2 1.0 1.0
8 杨建婷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8)
共引文献  (638)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褐斑
临床分期
无创性皮肤检测技术
树突状黑素细胞活跃度
红斑指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双月刊
1671-0290
11-4657/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东河沿街69号
82-800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08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1689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