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探讨影响小叶黄杨冬季失绿褐变的环境要素及其机制,利用业余时间,在兰州市部分城区进行了广泛的自由观察,手机拍照记录.结果表明,小叶黄杨绿篱冬季失绿褐变现象主要发生在空旷全光照环境下,受遮阴、蔽风,国槐、旱柳、泡桐、银杏、杏树、毛白杨、紫丁香、刺槐等树种树冠非遮阴作用削弱,受龙柏相邻作用则加重.结合文献讨论认为,失绿褐变是小叶黄杨针对低温、强光、水分胁迫引起的光氧化伤害过程的一种保护机制,可能与其叶肉细胞在低温下叶绿素合成过程关闭有关.
推荐文章
小叶黄杨在库尔勒地区的推广和应用
小叶黄杨
库尔勒
推广
应用
小叶黄杨叶斑病菌YC06生物学特性与杀菌剂筛选
小叶黄杨
叶斑病
生物学特性
杀菌剂
兰州市城镇体系发展战略规划构想
兰州市
城市化
城镇体系
发展战略
郑州市城市大叶黄杨叶片重金属含量研究
郑州
大叶黄杨
重金属
功能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兰州市小叶黄杨冬季失绿褐变现象观察
来源期刊 甘肃林业科技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兰州市 小叶黄杨 冬季 失绿褐变
年,卷(期) 2018,(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19,23
页数 6页 分类号 S792.119.01
字数 758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0960.2018.02.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俊杰 94 320 10.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6)
共引文献  (53)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5(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兰州市
小叶黄杨
冬季
失绿褐变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甘肃林业科技
季刊
1006-0960
62-1059/S
16开
甘肃省兰州市段家滩698号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48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618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