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光周期和温度对亚洲玉米螟哈尔滨种群滞育的影响,测定越冬滞育幼虫至蛹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以及不同时期幼虫体内水分和能量物质变化.结果表明,越冬幼虫解除滞育至蛹发育起点温度为(9.05± 1.79)℃,有效积温(568.05±65.68)d·℃.在19、22、25、28和31℃条件下,亚洲玉米螟哈尔滨种群临界光周期分别为17.24、16.69、15.65、15.34和14.81 h.光照时长小于13 h时幼虫全部进入滞育,其光周期反应属于长日照发育型或短日照滞育型.引起滞育关键因子为光周期,温度协同光周期影响滞育,高温抑制滞育发生.幼虫体内含水量在1月和2月显著低于其他月份;脂肪含量在非滞育期与滞育期差异不显著;非滞育幼虫体内总糖含量最高,与滞育期差异显著;滞育前期糖原含量较高,随后滞育解除期降至最低,且差异显著.确定亚洲玉米螟哈尔滨种群为糖原积累型滞育.研究结果对深入了解亚洲玉米螟滞育机理、制定当地越冬策略及预测蛹期具有重要意义.
推荐文章
亚洲玉米螟滞育诱导外源性因子研究
亚洲玉米螟
食物
温度
光周期
滞育
亚洲玉米螟防治技术浅探
玉米螟
防治
技术
甜玉米地亚洲玉米螟为害的生态控制系统
甜玉米
亚洲玉米螟
斯氏线虫
玉米螟赤眼蜂
生态控制
亚洲玉米螟成虫寿命与繁殖力的地理差异
亚洲玉米螟
地理差异
寿命
产卵前期
产卵历期
繁殖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亚洲玉米螟哈尔滨种群滞育研究
来源期刊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亚洲玉米螟 哈尔滨 滞育 能量物质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年,卷(期) 2018,(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
页数 8页 分类号 S435.132
字数 582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9369.2018.12.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于洪春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47 238 8.0 12.0
2 裴海英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21 98 5.0 9.0
3 侯月敏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4 15 3.0 3.0
4 赵薇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5 25 3.0 5.0
5 庄宝龙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3 10 2.0 3.0
6 孙苓芙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3 10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5)
共引文献  (118)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36)
二级引证文献  (0)
194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亚洲玉米螟
哈尔滨
滞育
能量物质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月刊
1005-9369
23-1391/S
大16开
哈尔滨市木材街59号
14-47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21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441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