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寒温带地区,针叶树种子因其油脂和蛋白含量高,成为许多动物的重要食物来源.在针叶林中,针叶树种子捕食者主要存在2种捕食方式,即传播前捕食和传播后捕食.通常,动物捕食种子的过程被认为是树种实现更新的重要途径.种子为躲避捕食者会形成相应的防御策略,种子的大小、营养、纤维含量、次级代谢产物等特征,通常也是植物种子防御捕食者捕食的策略.同样,这些防御策略一方面会影响种子捕食者的种群动态和取食行为,另一方面也可促使种子捕食者形成反对种子防御的适应对策.因此,研究种子捕食者捕食针叶树种子模式对于进一步认识针叶林中动物取食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研究针叶树种子的防御及种子捕食者对其防御的适应策略,将有助于了解动植物之间相互作用.
推荐文章
捕食者—被捕食者系统稳定性指标的改进及应用
Lotka-Volterra模型
捕食者
被捕食者
稳定性指标
动力学
茶园
干扰条件下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系统动态模型
捕食者-被捕食者系统
动态模型
演化
干扰
用ELISA方法检测稻田捕食者对摇蚊的捕食作用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摇蚊
捕食者
稻田
基于捕食者-被捕食者优化算法的交通流量动态分配
捕食者-被捕食者
道路饱和度
动态交通流分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种子捕食者对针叶树种子的捕食模式及二者的防御适应
来源期刊 生态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针叶树 捕食模式 种子防御 动物适应 动植物关系
年,卷(期) 2018,(7)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与专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80-2188
页数 9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292/j.1000-4890.201807.02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戎可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 19 146 5.0 11.0
2 刘蓓蓓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 3 4 1.0 1.0
4 滕威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92)
共引文献  (205)
参考文献  (7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4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4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7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7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78(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79(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83(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84(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85(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86(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87(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88(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8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1(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2(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3(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5(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6(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2)
1997(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8(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9(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1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1(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2(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21)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4(1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5(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11)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针叶树
捕食模式
种子防御
动物适应
动植物关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杂志
月刊
1000-4890
21-1148/Q
大16开
沈阳市文化路72号
8-161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755
总下载数(次)
3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