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主体性”指“人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作用、地位,即人的自主、主动、能动、自由、有目的地活动动的地位和特性.”一般而言,“主体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条件,而特殊的社会环境,可能使得人的这一特性或压抑丧失,或适时发挥,或过分张扬.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史上,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的主体性的发挥在不同时代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他们体现着二十世纪文学发展的基本走向.本文选取20年代与40年代的三篇作品,力图分析“主体性”在不同文学思潮下的发展状况.
推荐文章
关于中国文学中"反现代"倾向的世纪溯源
"现代性"
"反现代"倾向
现代主义
20世纪中国文学对民间语言价值的发现与运用
民间语言
中国文学
意义
价值
发现
论中国文学中竹意象的演变
意象
演变
成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主体性”的诉求
来源期刊 长安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主体性 文学思潮
年,卷(期) 2018,(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9-100
页数 2页 分类号 I209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健 西北大学文学院 21 35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主体性
文学思潮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长安学刊
双月刊
陕西省西安市小寨西路119号中共陕西省委
出版文献量(篇)
3295
总下载数(次)
31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