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研究烟气中飞灰颗粒在螺旋槽管束壁面上的沉积特性,颗粒相采用离散相模型,气相采用k-ε湍流模型构建烟气横掠螺旋槽管束的气固两相流动模型,结合用户自定义函数(灰粒沉积模型)开展数值模拟研究.比较和分析飞灰颗粒在螺旋槽管束和光管管束壁面上的沉积特性和差异,并讨论两相流动参数、管束结构参数对灰粒沉积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烟气流速为7~10 m·s-1时,螺旋槽管束壁面上的灰粒沉积速率比光管减小5%左右;流速大于10 m·s-1时灰粒在螺旋槽管壁上的灰粒沉积速率与光管无明显差异;较大粒径的灰粒易沉积,灰粒质量浓度越高,灰粒沉积速率越大;灰粒沉积速率与管束的纵向节距成正比,与横向节距、螺距以及槽深成反比,横向节距和螺距对沉积速率的影响相对明显.
推荐文章
烟气横掠管束外表面的积灰特性
积灰特性
灰分特性
烟气换热器
流体动力学
流动
粒度分布
烟气横掠螺旋槽管束磨损特性的数值模拟
气固两相流
螺旋槽管
壁面磨损
离散相模型
数值模拟
横掠管束非稳态周期性充分发展流动的数值模拟
周期性充分发展流动
管束
数值模拟
顺列光管式省煤器管束间飞灰颗粒撞击率的模拟研究
冲蚀磨损
省煤器
顺列光管
飞灰颗粒撞击率
数值模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烟气横掠螺旋槽管束灰粒沉积特性的数值模拟
来源期刊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螺旋槽管束 气固两相流 灰粒沉积 离散相模型 数值模拟
年,卷(期) 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37
页数 6页 分类号 TK223.3
字数 409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7775.2018.01.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施明恒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 214 4079 33.0 52.0
2 归柯庭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 53 435 13.0 17.0
3 王迎慧 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19 79 5.0 7.0
4 盛林弘毅 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2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5)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螺旋槽管束
气固两相流
灰粒沉积
离散相模型
数值模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1-7775
32-1668/N
大16开
江苏省镇江市梦溪园巷30号
28-83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80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3102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