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衬套用料锡青铜通过感应加热升温至620~720℃的范围内进行反挤压试验,挤压后的试样通过光学显微镜(OM)观察其显微组织,并进行了EBSD试验.结果表明:随温度从620℃升高至720℃,再结晶晶粒尺寸从9μm升高到15μm,晶粒的长径比从1.66增加至1.78,等轴化趋势减小,晶粒呈不规则状.通过对取向差和CLS晶界研究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孪晶逐渐增多,主要分布在再结晶晶粒内部,这说明热挤压过程中是以动态再结晶为主导、孪晶的协调的混合机制而发生的塑性变形.其中晶界分布以大角度晶界(>15°)为主,呈单峰特征,峰值处于晶界角度60°处,主要为Σ3晶界,随着再结晶的进行,ΣCSL晶界相互转化,其中Σ3晶界与再结晶分数呈正比关系.
推荐文章
熔化状态下锡样品微喷射现象的诊断
微喷
熔化
表面状态
无取向硅钢晶粒长大过程中应力对织构和晶界变化的影响
无取向硅钢
应力
晶粒长大
织构
晶界
Al在无取向电工钢晶粒长大过程中对织构及晶界变化的影响
无取向电工钢
晶粒长大
织构
面积分数
取向差角度
频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锡青铜在热挤压状态下晶粒与晶界的微观变化
来源期刊 锻压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锡青铜 热挤压 晶界分布 EBSD 再结晶
年,卷(期) 2018,(5) 所属期刊栏目 理论与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7-141
页数 5页 分类号 TG142.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330/j.issn.1000-3940.2018.05.02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樊文欣 中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177 1055 14.0 24.0
2 吉梦雯 中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8 17 3.0 3.0
3 惠均 中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6 8 2.0 2.0
4 尹馨妍 中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3 11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6)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4(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锡青铜
热挤压
晶界分布
EBSD
再结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锻压技术
月刊
1000-3940
11-1942/TG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清路18号
2-322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074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346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