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越来越多的当事人利用法律的空子,虚构法律关系和事实以侵害第三人的利益,因此造就了虚假诉讼.实践中,认定虚假诉讼有一定难度,又要耗费原本就紧张的司法资源,所以法官并不乐衷于查实虚假诉讼,笔者称这些未查实却极有可能是虚假诉讼的案件为疑似虚假诉讼.面对当事人伪称的事实,法官一般只是按照一般的民事诉讼程序,以当事人主张的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依证明责任驳回其诉讼请求.但很多情况下,法官在庭审过程中已产生了当事人主张的事实是虚构的这一心证,即"事实不存在",这就在法官的内心心证与外在判决之间产生了矛盾.证明责任是在事实无法查清的情况下,法官又不能拒绝裁判所依据的最后一样法宝,并不应该作为裁判的一般依据.在心证确已形成,认为债权债务关系并不存在的情况下,法官应大胆认定"事实不存在,驳回诉讼请求".这样有利于司法给当事人之间可能存在的非法串通一个明确答复,而不是以"事实不清"这种含糊的方式下判决,对打击虚假诉讼有更好的引导作用.德国、日本成熟的表见证明理论体系,可以为这类案件的庭审提供一个清晰的路径.表见证明理论体系在我国也并不是完全陌生的概念,它与经验法则的适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可以很好地解决法官心证与外在判决矛盾的问题,有助于法官更好地认定事实,打击潜在的虚假诉讼.
推荐文章
关于对民事调解"事实清楚"原则的质疑
民事调解
事实清楚原则
证据规则
质疑
关于事实劳动关系的研究
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合同
事实认定的概率分析
事实认定
概率分析
证据数量
贝叶斯推理
如何认定事实劳动关系?
事实劳动关系
2009年
书面劳动合同
子公司
A公司
工资
任职
保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事实不清"还是"事实清楚"?——用表见证明认定疑似虚假诉讼事实问题
来源期刊 山东审判 学科
关键词 虚假诉讼 表见代理 事实认定
年,卷(期) 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理论争鸣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2-112
页数 11页 分类号
字数 1018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娱瑷 江西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2)
共引文献  (39)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虚假诉讼
表见代理
事实认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
双月刊
1674-3156
37-1430/D
大16开
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9977号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8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669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