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脑微出血作为脑小血管病的出血性影像学标志物之一,是指慢性小灶性血液分解产物(主要物质为含铁血黄素)沉积在脑组织内形成的微小病灶,在磁共振梯度回波序列上呈现低信号.多种病因可导致脑微出血的发生,其中高血压小动脉病和脑淀粉样血管病是最常见的两种病因,局限脑叶微出血一般与脑淀粉样血管病相关,而高血压微出血多位于基底节、 脑干或白质.脑微出血可同时增加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发生风险,尤其在接受抗栓、 抗凝和溶栓治疗的患者中,脑微出血的存在显著增加了抗栓相关出血风险,但增加的出血风险是否可抵消或超过抗栓所带来的临床获益,目前尚无定论,值得思考和细化研究.此外,在抗栓和出血风险的权衡中,控制其他出血危险因素如高血压、 酗酒、 肾功能不全等,也是临床实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荐文章
脑微出血的空间与时间分布及对临床治疗的影响
脑微出血
磁敏感加权成像
病理
空间
时间
治疗
脑微出血患者抗栓治疗相关研究进展
脑微出血
脑出血
抗栓治疗
危险因素
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脑微出血的临床研究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脑微出血
超敏C反应蛋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脑微出血与抗栓治疗
来源期刊 协和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脑微出血 抗血小板 抗凝 溶栓
年,卷(期) 2018,(2) 所属期刊栏目 专家论坛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2-117
页数 6页 分类号 R55|R743.34
字数 575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9081.2018.02.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崔丽英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 256 1497 17.0 23.0
5 倪俊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 34 190 9.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微出血
抗血小板
抗凝
溶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协和医学杂志
双月刊
1674-9081
11-5882/R
大16开
北京市帅府园1号
2-719
201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00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465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