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以五部宝应小戏为例,分析了小淮剧的歌舞性、抒情性、戏剧性、时代性和社会性等特点,并指出小淮剧虽篇幅很小,但必须具有小中见大的特点,这样才能够使得小戏的思想内涵具有深刻性和普遍性,才能沉淀为戏曲史上的经典作品.通过这种探索,力争为小淮剧的创作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借鉴.
推荐文章
戏剧创作中的舞台美术创作
戏剧
创作
舞台
美术
论戏曲现代戏创作中的盐城现象
淮剧
现代戏
传统文化
文化创新
地域建筑组群的参数化创作方法探索——以盘锦锦联经典汇商业街为例
地域建筑组群
参数化设计
聚落
不规则坡屋面
逻辑建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小淮剧的特点及小淮剧创作如何走向经典化——以五部宝应小戏为例
来源期刊 戏剧文学 学科
关键词 小淮剧 戏剧性 时代性 经典化 小中见大
年,卷(期) 2018,(4) 所属期刊栏目 戏剧理论纵横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55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晓兰 扬州大学文学院 14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小淮剧
戏剧性
时代性
经典化
小中见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戏剧文学
月刊
1008-0007
22-1033/I
16开
吉林省长春市建设街2779-2号
12-51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856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346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