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皮肤抵抗细菌感染的能力.方法:Balb/c小鼠,背部脱毛后涂抹5%咪喹莫特乳膏,制作银屑病样小鼠模型.取银屑病样小鼠及正常小鼠各10只,在其背部皮内分别注射1×1011菌落形成单位(CFU)/L、1×1012 CFU/L金黄色葡萄球菌液及链球菌菌液各40 μL,观察皮肤的红斑、脓肿等炎症反应程度,行组织病理检查及取金黄色葡萄球菌脓肿检测组织荷菌量.结果:1×1011 CFU/L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在正常小鼠皮肤造成直径3~8 mm的脓肿,银屑病样小鼠则无明显改变;1×1012 CFU/L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在正常小鼠皮肤造成直径10~13 mm的巨大脓肿,在银屑病样小鼠皮肤造成直径2~5 mm的结痂;1×1011 CFU/L链球菌菌液在正常小鼠皮肤引发红色小丘疹,银屑病样小鼠无反应;1×1012 CFU/L链球菌菌液导致正常小鼠皮肤出现小脓点及结痂,4~7 d愈合,银屑病样小鼠皮肤出现红色小丘疹,持续存在,并逐渐隆起.银屑病样小鼠皮肤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脓肿的荷菌量显著少于正常小鼠.结论:咪喹莫特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样皮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链球菌急性感染的抵抗力显著增强,对链球菌存在迟发的炎症反应.
推荐文章
咪喹莫特诱发银屑病的机制研究新进展
咪喹莫特
银屑病
机制
炎症
香鳞毛蕨提取物对咪喹莫特诱导银屑病样小鼠皮损的影响
香鳞毛蕨提取物
银屑病
皮肤损伤
小鼠
厚朴酚对咪喹莫特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样皮损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厚朴酚
咪喹莫特
银屑病
白细胞介素17
白细胞介素23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皮肤抗细菌感染能力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临床皮肤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银屑病样皮损 咪喹莫特 金黄色葡萄球菌 溶血性链球菌
年,卷(期) 2018,(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0-204
页数 5页 分类号 R758.6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761/j.cnki.1000-4963.2018.04.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史航 21 34 4.0 5.0
2 刘洁 17 32 3.0 4.0
3 宋智琦 58 85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银屑病样皮损
咪喹莫特
金黄色葡萄球菌
溶血性链球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皮肤科杂志
月刊
1000-4963
32-1202/R
大16开
南京市广州路300号
28-7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639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3788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