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低纬山地气象       
摘要:
利用MICAPS资料及逐日气温资料对贵州省铜仁市近30 a来的高温天气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近30 a来,铜仁市高温日共出现1 258 d,平均达41.9 d/a;8月出现的概率最大,达37.4%,其次是7月达34.6%;持续3d的高温天气过程最多,达45次,高温最长持续日数达18d;高温日数呈现线性下降趋势,且年际变化明显,但极端高温呈略微上升趋势,递增率为0.15℃/10 a;②近30 a沿河县是高温中心,达1 080 d,年均高温日数为36 d;铜仁市极端最高气温在39.3 ~41.6 ℃之间;③根据500 hPa环流形势可把204次高温天气过程归为3类:即偏南风型、大陆高压型和588线控制型,其中588线控制型占121次;中高层下沉气流偏强、西南季风偏强导致水汽辐合偏北是铜仁出现高温的直接原因.
推荐文章
铜仁市酸雨特征分析及应对措施
酸雨
pH
电导率
特征分析
应对措施
铜仁市2次寒潮天气过程对比分析
寒潮
强降水
横槽转竖
小槽
贵州铜仁
铜仁市一次暴雨天气过程成因特征分析
暴雨
环流形势
雷达回波
贵州铜仁
1961-2017年铜仁市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降水
年际变化
年代际变化
贵州铜仁
1961-2017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铜仁市高温天气时空特征及大气环流型分析
来源期刊 中低纬山地气象 学科
关键词 高温 大气环流 下沉气流 水汽输送
年,卷(期) 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应用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33
页数 5页 分类号 P42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6598.2018.01.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军 28 55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3)
共引文献  (139)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6(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7(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8(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9(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0(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1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2(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温
大气环流
下沉气流
水汽输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低纬山地气象
双月刊
2096-5389
52-1171/P
16开
1962-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2633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6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