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抑郁症为现今临床多发病,中医论治该病多疏肝解郁、燥湿化痰,总体疗效不佳.反思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及临床表现,发病之因多缘由思虑过度,而又有多悲、善恐、不喜、不怒等特点,表现为一身上下尽病,而其病将愈之时必有怒色.《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悲,肾在志为恐,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土之湿盛则多思,金燥则多悲,水寒则善恐,水寒不能生木故不怒,木枯不能孕火故不喜.木郁之发,当化不化,而郁病作矣,阳气不足,致气机郁结,情志不舒.治时应斡旋中枢、上潜下腾、轮旋左右,使大气旋转,郁气乃散,同时应重视阳气的作用.该病将愈之时必有怒色,此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谓"思伤脾,怒胜思"之实证,至理之言也.也间接为该病心理疏导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思路.
推荐文章
《黄帝内经》重阳思想在抑郁症低动力症状治疗中的应用
《黄帝内经》
重阳思想
抑郁症
低动力症状
鼓舞阳气
调畅气机
基于《黄帝内经》从肺论治皮肤病的思路探讨
黄帝内经
皮肤病
肺主皮毛
从肺论治
论《黄帝内经》痿证指导慢性萎缩性胃炎辨治思路
痿证
治痿独取阳明
慢性萎缩性胃炎
病因病机
治则治法
抑郁症从肺论治
抑郁症
治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黄帝内经》看抑郁症论治思路
来源期刊 陕西中医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黄帝内经 抑郁症 思伤脾 怒胜思 论治思路
年,卷(期) 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学术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7-109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49.41
字数 484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7369.2018.01.03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牛越 2 7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0)
共引文献  (66)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40)
二级引证文献  (2)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2(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帝内经
抑郁症
思伤脾
怒胜思
论治思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陕西中医
月刊
1000-7369
61-1105/R
大16开
西安市西华门2号
52-24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163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1209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