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药颗粒剂致肝脏损害的原因.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应用中药颗粒剂致肝脏损害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本例因人工流产术后出现发热、恶心、呕吐13 d急诊入院.3周前行人工流产术查肝功能正常,术后自感身体虚弱,口服含补骨脂、吴茱萸、当归、甘草等中药颗粒剂,用药剂量符合药典规定,后出现发热、恶心、呕吐,查肝功能异常.追问病史得知,口服中药制剂期间未服用其他药物,明确诊断为中药颗粒剂致肝脏损害,立即停药,予保肝、卧床休息等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临床运用含有补骨脂、吴茱萸等中药方剂时注意对肝脏的毒性作用,定期复查肝功能.
推荐文章
中药致肝脏损害研究进展
中药
毒性
综述
中药颗粒剂成型工艺分析
中药颗粒剂
成型工艺
中药颗粒剂的发展沿革
中药颗粒剂
发展
综述
中药配方颗粒剂探讨
中药颗粒剂
质量标准
存在问题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药颗粒剂致肝脏损害病例讨论
来源期刊 临床误诊误治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伤 中药方剂学 甘草 吴茱萸
年,卷(期) 2018,(6) 所属期刊栏目 药学与临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4-86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75.1
字数 263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3429.2018.06.02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12)
共引文献  (161)
参考文献  (2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6(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2(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4(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5(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6(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7(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8(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9(2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11(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2(3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13(2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4(1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5(2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6(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药物性肝损伤
中药方剂学
甘草
吴茱萸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误诊误治
月刊
1002-3429
13-1105/R
大16开
河北省石家庄中山西路398号
18-46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612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427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