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考察甘草提取物(GE)对雷公藤甲素(TP)损伤后人肝L-02细胞中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UGT1A)、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RP2)表达的影响,研究甘草对TP的减毒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测定0(空白对照)、40、80、160 nmol/L TP分别培养L-02细胞12、18、24 h后的细胞存活率.将L-02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空白培养基)、模型对照组(80 nmol/L TP)和GE预处理组(分别以30、60、90 mg/L GE预处理24h后再加入80 nmol/L TP),继续培养18h后,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的细胞存活率.在上述分组(GE预处理组的GE浓度为60 rmg/L)基础上增设利福平(RIF)组(阳性对照,10 μmol/L RIF预处理24 h后再加入80nmol/L TP),培养24 h后,检测各组细胞中UGT1A、MRP2蛋白表达.结果:TP对细胞活性的抑制作用与浓度和时间呈正相关.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细胞中MRP2蛋白表达明显减弱(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30、60、90 mg/L GE预处理组的细胞存活率均明显升高(P<0.01);60 mg/L GE预处理组细胞中UGT1A和MRP2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强(P<0.01).结论:GE预处理可减轻TP对人肝L-02细胞的损伤,其减毒机制可能与提高细胞中UGT1A、MRP2的表达有关.
推荐文章
异甘草酸镁对雷公藤甲素损伤L-02细胞中UGT1A、MRP2蛋白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
雷公藤属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质类
异甘草酸镁
雷公藤甲素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
MRP2
L-02细胞
雷公藤甲素对γ-干扰素刺激后人眼球后成纤维细胞粘附分子-1和白细胞抗原-DR表达的影响
雷公藤甲素
Graves'眼病
球后成纤维细胞
细胞粘附分子-1
人类白细胞抗原
雷公藤甲素提取方法优化
雷公藤甲素
料液比
甲醇浓度
超声时间
氧化铝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甘草提取物对雷公藤甲素损伤后人肝L-02细胞中UGT1A、MRP2表达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药房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甘草提取物 雷公藤甲素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 人肝L-02细胞
年,卷(期) 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中药与民族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5-68
页数 4页 分类号 R969.1
字数 406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18.01.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谭亲友 桂林医学院药学院 17 36 3.0 5.0
2 张靖 桂林医学院药学院 5 21 2.0 4.0
3 胡骞 桂林医学院临床医学院 3 12 2.0 3.0
4 朱胜楠 桂林医学院药学院 4 11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102)
二级引证文献  (24)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20(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甘草提取物
雷公藤甲素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
人肝L-02细胞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药房
半月刊
1001-0408
50-1055/R
大16开
重庆市渝中区大坪正街129号四环大厦8层
78-33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241
总下载数(次)
25
总被引数(次)
17300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