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乙二醇和丙三醇为碳源,用一元醇(异丙醇和乙醇)为对比,通过溶剂热法制备得到碳点.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激发光谱对所制得的碳点进行表征和分析,探讨了不同碳源对碳点的表面官能团、荧光性能等的影响,从而分析其荧光的发光机理.结果表明:乙二醇与丙三醇制备的碳点含有C—C键和C—O键,均在365 nm光激发后在450 nm处有荧光峰;而一元醇是由C—OH基团中的孤对电子产生荧光,碳源分子中羟基含量对碳点的荧光性能有很大影响,羟基含量越高,越容易形成双键结构.
推荐文章
水溶性碳量子点的制备及荧光性能
葡萄糖
水热法
碳量子点
光致发光
乙腈溶剂热法合成白光LED用碳量子点荧光材料
溶剂热
乙腈
碳量子点(CQDs)
白光LED
荧光材料
聚乙烯醇
氮掺杂黄色碳荧光量子点的制备与表征
碳量子点
邻苯二胺
黄色荧光
水热合成
以猕猴桃皮为碳源荧光碳点的制备及应用
荧光碳点
水热法
稳定性
荧光油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以醇溶剂为碳源制备碳点的荧光性能
来源期刊 发光学报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碳点 醇溶剂 羟基 荧光性能
年,卷(期) 2018,(9) 所属期刊栏目 材料合成及性能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46-1251
页数 6页 分类号 O482.31
字数 323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88/fgxb20183909.124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钱俊 武汉大学印刷与包装系 58 193 7.0 11.0
2 周奕华 武汉大学印刷与包装系 23 47 4.0 6.0
3 邓亚峰 武汉大学印刷与包装系 3 6 1.0 2.0
4 滕潇 武汉大学印刷与包装系 2 1 1.0 1.0
5 高文宇 武汉大学印刷与包装系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2)
共引文献  (26)
参考文献  (2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0(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1(2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12(3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13(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0)
2014(1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5(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碳点
醇溶剂
羟基
荧光性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发光学报
月刊
1000-7032
22-1116/O4
大16开
长春市东南湖大路16号
12-312
197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36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93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