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2011年以来北京市密云区龙潭沟流域多次暴发严重泥石流灾害,严重威胁了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2016年8月12日泥石流过后,本文以该区受灾严重的艾洼峪与大木峪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单沟泥石流的灾害成因与动力学演化过程,旨在为该区单沟泥石流灾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现场调查、室内实验和遥感影像解译的基础上,结合降雨资料、泥石流粒径组成和沿程流速流量断面变化进行分析.[结果](1)2012-2016年,艾洼峪物源体面积增加了11.12倍,大木峪增加了4.41倍.(2)2016年最大小时降雨量占累积降雨的比例高达47.0%;相比2011年,2016年泥石流前期降雨少,激发雨强是2011年的2.87倍.(3)艾洼峪和大木峪泥石流密度分别为1.95和1.88g/cm3,黏粒含量分别为0.02%和0.05%.(4)标度分布结果为:0.853 1<R2 <0.9592,0.019 1<μ<0.033 8,10.31<Dc<10.99.(5)艾洼峪泥石流支沟汇流导致流速、流量分别增加了0.21和1.67倍,流经油松林后,流速下降了22.9%,流量下降了86.2%,泥石流堆积物平均粒径d50降低了53.0%;大木峪泥石流流经人工堆石坝后,流速、流量分别增加了0.16和7.71倍.[结论](1)自2012年来,艾洼峪、大木峪物源体面积逐年增加,具备再次发生泥石流的物源条件.(2)短历时、高强度的降雨是该区泥石流暴发的主要激发条件,前期降雨充沛的条件下,泥石流的激发雨强下降.(3)两条沟道为高密度低黏度的黏性泥石流.(4)标度分布对艾洼峪、大木峪泥石流颗粒具有很高的拟合度,两沟μ <0.05,验证了两沟为高密度泥石流的结论,造成两沟Dc值偏小的主要原因是沟道泥石流黏粒含量低.(5)艾洼峪泥石流流量陡增至峰值是由于支沟泥石流汇入主沟造成,沟道油松林对泥石流流速、流量有削减作用,对大颗粒物质有过滤作用;大木峪流量陡增至峰值是由于沟道中的堆石坝溃决造成.
推荐文章
北京市密云区典型泥石流侵蚀过程分析
泥石流
降雨
水流强度
侵蚀
北京月玉沟潜在泥石流特征及其动力学指标
流域特征
形成条件
动力学特征参数
发展趋势
防治建议
月玉沟
北京山区泥石流分布区的地形地貌特征
泥石流
流域地形地貌
发育阶段
统计特征
不同面积小流域山洪泥石流预报模型研究——以北京市密云县为例
Bayes判别分析
预报模型
山洪
泥石流
北京市密云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北京市密云区龙潭沟流域泥石流灾害成因与动力学特征
来源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泥石流 密云区 降雨 低黏度 流量
年,卷(期) 2018,(7) 所属期刊栏目 林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3-84
页数 12页 分类号 S715.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332/j.1000-1522.2017035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海龙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市水土保持工程研究中心 33 275 8.0 15.0
2 马超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市水土保持工程研究中心 34 193 8.0 12.0
3 张熠昕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市水土保持工程研究中心 3 6 1.0 2.0
4 倪树斌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市水土保持工程研究中心 2 6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6)
共引文献  (56)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5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泥石流
密云区
降雨
低黏度
流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月刊
1000-1522
11-1932/S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35号
18-91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48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7061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