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摘要:
垄作和秸秆覆盖是实现西南丘陵区旱地农田稳产高产和固碳的适宜保护性耕作模式.为探讨该保护性耕作模式下蚕豆/玉米/甘薯三熟制农田土壤碳排放的特征,对平作无覆盖(T)、垄作无覆盖(R)、平作+秸秆半量覆盖(TS1)、垄作+秸秆半量覆盖(RS1)、平作+秸秆全量覆盖(TS2)、垄作+秸秆全量覆盖(RS2)6种耕作模式下西南紫色土丘陵区蚕豆/玉米/甘薯三熟制农田土壤呼吸、粮食产量特征进行测定,分析农田碳平衡及经济-环境效益,为量化评估农田生态系统碳收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整个间套作系统内,蚕豆、玉米和甘薯全生育期内土壤呼吸速率均值分别为3.704μmol·m-2·s-1、4.847μmol·m-2·s-1和4.606μmol·m-2·s-1,垄作降低了3种作物的农田土壤呼吸速率(P<0.05),秸秆覆盖则增加了土壤呼吸(P<0.05),垄作和秸秆覆盖配合使用后土壤呼吸总量和微生物呼吸总量增加(P<0.05).保护性耕作促进三熟制农田生态系统内作物固碳;土壤-作物系统碳平衡表现为碳汇,RS2、TS2、RS1、TS1、R分别较T高25.41%、25.37%、9.84%、26.74%、13.26%.与平作相比,垄作和秸秆覆盖提高了粮食产量,以RS2(17460.45 kg·hm-2)最高,TS2(16498.73 kg·hm-2)次之.蚕豆/玉米/甘薯三熟制农田生产每千克籽粒释放CO2量处理间表现为T(1.88 kg·kg-1)>TS1(1.83 kg·kg-1)>R(1.76 kg·kg-1)>TS2(1.75 kg·kg-1)>RS1(1.69 kg·kg-1)>RS2(1.68 kg·kg-1).垄作和秸秆覆盖提高了套作的经济-环境效益,秸秆覆盖量越高,经济-环境效益越好.从农田碳平衡和经济-环境效益综合考虑,垄作结合秸秆全量覆盖(RS2)具有最大的碳汇能力和最优的经济-环境效益,可以优先作为该地区农田实现固碳增汇减排的耕作措施.
推荐文章
西南“旱三熟”地区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农田土壤生态效应及生产效益的影响
保护性耕作
旱三熟
土壤生态效应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保护性耕作下大豆农田土壤呼吸及影响因素分析
大豆农田
保护性耕作
土壤呼吸
土壤温度
土壤湿度
土壤动物
保护性耕作下蚕豆田土壤呼吸及碳平衡特性
土壤呼吸
根系呼吸
碳平衡
蚕豆
保护性耕作
冷凉山区农作物三熟制栽培技术
冷凉山区
三熟制
栽培技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保护性耕作下蚕豆/玉米/甘薯三熟制农田土壤呼吸、 碳平衡及经济-环境效益特征
来源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学科
关键词 土壤呼吸 碳平衡 碳汇 经济-环境效益 蚕豆/玉米/甘薯三熟制 保护性耕作
年,卷(期) 2018,(11) 所属期刊栏目 作物栽培与生理生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53-1662
页数 10页 分类号 S344.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930/j.cnki.cjea.18016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31)
共引文献  (431)
参考文献  (3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67)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7(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8(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0(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2(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3(2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4(3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05(3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6(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7(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0)
2009(3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5)
2010(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11(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12(2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13(19)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4(1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5(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土壤呼吸
碳平衡
碳汇
经济-环境效益
蚕豆/玉米/甘薯三熟制
保护性耕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月刊
2096-6237
13-1432/S
大16开
199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23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9901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