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作物学报       
摘要:
针对我国西南地区旱作农田土层浅薄、水土流失严重、季节性干旱多发等问题,以常规平作(T)、垄作(R)、平作+秸秆覆盖(TS)、垄作+秸秆覆盖(RS)、平作+秸秆覆盖+腐熟剂(TSD)、垄作+秸秆覆盖+腐熟剂(RSD)6种措施作为处理,连续2年进行大田对比试验,研究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西南“旱三熟”种植区农田土壤生态要素、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措施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有机质和养分状况,且对酸性土壤有一定的改良作用,其中有秸秆覆盖的4个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碱解氮含量;可改善土壤水分状况,增强作物的抗旱节水能力,各处理0~80 cm土层2年平均贮水量排序为:RSD (258.82 mm)> TSD (252.40 mm)> RS (250.19mm)> TS (246.66 mm)>R(239.19 mm)>T(235.87 mm);可降低7月份表层土壤温度,缓解夏季高温对玉米后期生长发育造成的伤害,其中有秸秆覆盖的4个处理对5 cm和10 cm土层温度有显著降低效应;可抑制杂草生长,具有良好的控草效应,其中TS、RS、TSD、RSD处理的杂草高度、密度和生物量均比T和R有极显著下降;可促进蚯蚓的繁殖和生长,使农田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总体来看,秸秆覆盖措施可以改善土壤肥力,并具有增加土壤贮水、调节土壤温度、控制农田杂草和促进蚯蚓生长的作用,垄作和腐熟剂在增加土壤贮水方面有明显效果.保护性耕作模式显著提高了作物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增加了经济收益.2年系统平均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排序为:RSD>RS>TSD>TS>R>T(CK),总产值和纯收入排序为RS>RSD>TSD>R>TS>T(CK).在各处理中以RSD、RS两种模式的综合效果最好,在西南“旱三熟”种植区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推荐文章
保护性耕作下蚕豆/玉米/甘薯三熟制农田土壤呼吸、 碳平衡及经济-环境效益特征
土壤呼吸
碳平衡
碳汇
经济-环境效益
蚕豆/玉米/甘薯三熟制
保护性耕作
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旱作农田土壤水分的影响
免耕
秸秆覆盖
地膜覆盖
土壤水分
水分利用效率
保护性耕作对农田碳、氮效应的影响研究进展
保护性耕作
土壤肥力
土壤质量
土壤有机碳
氮利用
互助县保护性耕作农田杂草防治技术
保护性耕作
杂草
防治
技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西南“旱三熟”地区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农田土壤生态效应及生产效益的影响
来源期刊 作物学报 学科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旱三熟 土壤生态效应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年,卷(期) 2013,(10) 所属期刊栏目 耕作栽培·生理生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80-1890
页数 11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24/SP.J.1006.2013.01880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6)
共引文献  (448)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254)
二级引证文献  (235)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5(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6(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7(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8(12)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3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4)
2017(4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0)
2018(6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1)
2019(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0)
2020(3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保护性耕作
旱三熟
土壤生态效应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作物学报
月刊
0496-3490
11-1809/S
大16开
195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1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9771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