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溶剂热合成法制备出镍掺杂的铁基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Fe-MOF),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材料的形貌与结构进行了测试与表征,并测试了其作为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材料为块状结构,颗粒大小分布为100~200 nm.在电流密度为500 mA/g的条件下,经过400次充放电工作循环后,容量稳定在511.8 mA·h/g,相应的Coulomb效率为99.5%,显示出材料较高的比容量和优异的循环稳定性,是一种潜在的锂电池负极材料.
推荐文章
锰酸铁及其掺杂镁、银化合物的制备与表征
锰酸铁
硝酸铁
硝酸锰
磁性材料
Cd(Ⅱ)有机骨架化合物的合成及其荧光性能
Cd(Ⅱ)配合物
合成
咪唑
晶体结构
热稳定性
光致发光性
铁基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制备工艺对其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铁基金属有机骨架
光催化
废水处理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在CO2捕集中的研究进展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OFs)
二氧化碳捕集
吸附分离
比表面积
吸附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溶剂热法制备镍掺杂铁基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及其储锂特性
来源期刊 硅酸盐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溶剂热 有机骨架材料 锂电池 负极材料
年,卷(期) 2018,(4) 所属期刊栏目 工程陶瓷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3-478
页数 6页 分类号 TQ174.7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4062/j.issn.0454-5648.2018.04.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曾群 华南师范大学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广东省微纳光子功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 14 35 4.0 5.0
2 王德宇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7 14 3.0 3.0
3 沈彩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8 47 3.0 6.0
4 高国梁 华南师范大学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广东省微纳光子功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溶剂热
有机骨架材料
锂电池
负极材料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硅酸盐学报
月刊
0454-5648
11-2310/TQ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11号
2-695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75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832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