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由于碧玉的样品来源、测试技术单一,有关碧玉的成因及其与大理岩型软玉之间的成因差别都不明确.本文采集了我国青海、俄罗斯、加拿大、新西兰、巴基斯坦等全球代表性碧玉样品,采用显微镜观察、X射线粉晶衍射、电子探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和稳定同位素质谱等技术进行岩相学、矿物组成、微量和主量元素、氢氧同位素测试,对碧玉的成因进行综合分析,同时和澳大利亚大理岩型软玉进行对比性研究,以明确两种类型的软玉之间的成因差别.碧玉样品测试结果表明:①碧玉的主要组成是透闪石,次要矿物有石英、滑石、黑云母、铬铁矿、石墨、石榴石等;②氢氧同位素组成(δD值-69.763‰ ~-29.251‰,δ18 O值4.7‰ ~13.4‰)显示由明显的变质水组成;③全岩Fe2+/(Mg+Fe2+)值为0.11~0.32,Cr含量约22.9~3400μg/g,Ni含量为700~1800μg/g,表明了明显的幔源物质参与成矿的特征.通过对比发现,碧玉与大理岩型软玉的地球化学性质有明显不同,这种差别与两者的产出环境有关:大理岩型软玉的矿物组成和地球化学特征受控于花岗岩和镁质大理岩,而碧玉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幔源物质组成和变质流体相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世界范围内代表性碧玉的矿物特征和成因研究
来源期刊 岩矿测试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碧玉 地球化学 软玉 成因
年,卷(期) 2018,(5) 所属期刊栏目 岩石矿物分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9-489
页数 11页 分类号 P619.281|P575.1|P575.2
字数 754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5898/j.cnki.11-2131/td.20171201018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琰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8 141 7.0 10.0
2 刘喜锋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19 37 4.0 5.0
3 张勇 5 6 2.0 2.0
4 李自静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5 12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碧玉
地球化学
软玉
成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岩矿测试
双月刊
0254-5357
11-2131/TD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2-313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41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972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