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运用比较历史分析的方法,呈现了中西方各自的政党、社会与国家的互动过程,从而揭示出中西方政党政治的形成逻辑:西方多党竞争形态的产生遵循“民族国家→社会分化→议会精英分化与联合→多党竞争”的历史逻辑;而中国党国体制形态的产生遵循“内忧外患→精英分化→社会动员→以党建国→党治国家”的历史逻辑.基于此,本文得出结论:有无外在压力决定着中西政党的初始目标和意识形态,国家与政党的发生次序是中西方政党政治呈现差异性的最重要的原因,而政党对特定社会资源的组合方式决定了该政党在今后国家政党政治中的力量大小.最后,笔者从上述分析中挖掘出两个方面的启示:在认识和评价当代中西方政党政治方面,我们应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在新时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方面,我们应从原有的工具主义的党国体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完善党内的民主化、推动党间的民主化、实现社会的民主化、建构国家层面的民主化.
推荐文章
和谐社会与执政党利益协调机制的构建初探
和谐社会
执政党
利益协调机制
世界遗产城市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地区降水比较
世界遗产城市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城市地区
降水
当前形势下我国意识形态与国家安全问题分析
社会意识
意识形态
国家安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比较历史分析视野下的政党、社会与国家
来源期刊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政党政治 比较历史分析 党国体制 超政党组织
年,卷(期) 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政治学研究·博士论坛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15
页数 6页 分类号 D05
字数 616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建新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66 636 11.0 2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87)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2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政党政治
比较历史分析
党国体制
超政党组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双月刊
1674-5132
41-1404/Z
大16开
河南省南阳市长江路80号
200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30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99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