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017年5月7日发生在广州北部的特大暴雨,局地性强,最大雨强达184.4 mm/h,3h雨量突破了广东省历史极值,强降水持续时间长,具有明显的中尺度特征.特大暴雨有A区(花都)和B区(增城、黄埔)两个中心,它们在降水特点、地面中尺度特征及触发、对流的发展演变等方面各有特点.由于天气尺度强迫背景弱,数值模式无明显反映,给预报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利用常规及加密自动站、多普勒雷达、风廓线、地基GPS等非常规观测资料,结合ERA-Interim 0.125°×0.125 °逐6h再分析资料重点分析和讨论了此次过程的中尺度特征、对流的触发与演变,以期为今后这类暴雨预报提供着眼点.结果表明:(1)此次过程突发性强,降水强度大,A区降水开始时间早,范围较B区小,但B区小时雨强更强,强降水持续时间更长;(2)次天气尺度边界层“7”字型的风压场形势下,脊后回流并加强的偏南风使暖层和湿层增厚,“下密上疏”的温度垂直结构,为强降水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进入对流云中水汽质量无异常但产生了大量降水,极高的降水效率很可能是对流系统内部云水高效转化的结果,云的微物理过程在形成此次高强度的降水发挥着重要作用;(3)A区强降水发生前暖空气在山前堆积造成升温升压,东、西两支绕流广州城区的气流汇合并在工业区暖中心、山前暖空气堆积具有较高的对流边界层位置触发了对流;(4)B区强降水发生前持续降压并形成中尺度低压槽,A区中尺度对流系统前方入流造成的负变压,与地形强迫造成的风速辐合共同作用触发了B区对流.中尺度反气旋底部的偏北风与偏南、东南两支气流辐合稳定,使强降水长时间维持;(5)回波具有后向传播,垂直顶高低、质心低的热带对流回波特征,降水效率高.降水的拖曳下沉及蒸发冷却使边界层形成冷池,并与前侧暖湿空气相互作用,不断激发新的对流,冷池出流是持续抬升机制,是强降水持续时间长的重要原因.B区冷池厚度、暖湿气流爬升的高度与坡度比A区更大,冷池出流与暖湿气流辐合强度也比A区更强,造成B区雨强更强、持续时间更长,累积雨量更大.
推荐文章
“5.7”广州局地突发特大暴雨中尺度特征及成因分析
中尺度对流系统
复杂地形
弱冷池
后向传播
贵州2011年9月17日一次中β尺度局地特大暴雨特征分析
贵州
中β尺度
特大暴雨
地形抬升
滁州"0374"特大暴雨初探
暴雨
环流形势
物理量
分析
一次局地特大暴雨成因的诊断分析
暴雨
多普勒天气雷达
风廓线雷达
副热带高压
飑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2017年“5.7”广州特大暴雨的中尺度特征分析与成因初探
来源期刊 热带气象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强降水 中尺度特征 触发与维持 β-MCS 冷池
年,卷(期) 2018,(6)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91-805
页数 15页 分类号 P426.62
字数 1216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032/j.issn.1004-4965.2018.06.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谌芸 63 1067 20.0 31.0
3 朱克云 82 518 13.0 19.0
4 曾智琳 3 6 1.0 2.0
7 李晟祺 9 47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38)
共引文献  (337)
参考文献  (2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87)
二级引证文献  (2)
194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1(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2(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3(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4(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5(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6(1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7(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8(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9(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1(2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2(2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3(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4(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5(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6(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强降水
中尺度特征
触发与维持
β-MCS
冷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热带气象学报
双月刊
1004-4965
44-1326/P
大16开
广州市福今路6号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50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378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