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广义梯度近似(GGA),利用VASP软件包对IrO2(110)和RuO2(110)表面吸附H2O的特性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其存在两种吸附方式,即H2O在不饱和配位Mecus(Me代表Ir或Ru原子,下同)上分别以垂直(110)面且氢原子向上的Mecus-up和平行(110)面的Mecus-par的吸附.Mecus-par较Mecus-up能更强烈吸附H2O,且经Mecus-par吸附后,H2O有分解的趋势,而Mecus-up则为物理吸附.相比RuO2(110),IrO2(110)能更强烈地吸附H2O.吸附前后H2O的电子结构表明,H2O向(110)提供少量电子,(110)电导增加.
推荐文章
纳米金红石型TiO2的制备研究
金红石型TiO2
纳米晶
制备
CeO2对RuO2/γ-Al2O3催化剂湿式氧化降解苯酚性能的影响
苯酚氧化
Ru系催化剂
CeO2
湿式氧化
IrO2·Ta2O5涂层钛阳极的研究和应用
涂层
钛基阳极
氧化铱
氧化钽
IrO2·Ta2O5涂层钛阳极失效前后形貌的研究
Ir
Ta
涂层
涂层形貌
钛基阳极
失效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H2O在金红石型IrO2(110)和RuO2(110)表面吸附的DFT分析
来源期刊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计算 IrO2 RuO2 (110)表面 H2O吸附
年,卷(期) 2018,(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7-253
页数 7页 分类号 TG146.3
字数 377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631/issn.1000-2243.1708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唐电 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13 712 15.0 20.0
5 王欣 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43 160 7.0 10.0
6 周建锋 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8 36 4.0 5.0
7 李国荣 福州大学材料研究所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2)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2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1)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第一性原理计算
IrO2
RuO2
(110)表面
H2O吸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000-2243
35-1117/N
大16开
福建省福州市大学新区学园路2号
34-27
196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19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46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