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从网络案件发展的阶段性来看,单纯性的以刷单行为造成的危害性为评价对象,而不是将其作为其他犯罪工具评价的情境下,对于“网络刷单”的单纯评价,才是今后的刑事案件发展的难点.信息时代的犯罪定性定量基础以“双层社会”为背景,要求犯罪的定性和定量标准,都必须考虑到网络空间行为的新型定量参数的实际影响和作用.定性上要重视现实社会和网络空间的衔接、互动和并列关系.我们需要结合具体案情和具体规范对于抽象危险的正当性进行分析,并借助所有违法制裁手段系统论体系,对“网络刷单”引起的刑事、民事、行政责任在统一制裁体系中考察其制裁手段的均衡性,通过司法解释和司法示范性案例将网络秩序违反的行政犯进行入罪化解释.一方面,在行政和民事制裁不利时及时进行刑罚制约的入罪功能;另一方面为了平衡行为与结果的一致评价,更重要的是抽象危险犯应当同时通过系统化刑法体系的视角,不论是构成要件还是量刑要件,将网络空间属性一致贯彻发展到底,并在主体制裁体系中体现刑罚力度的均衡性以及行刑二法的无缝衔接.
推荐文章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口袋化”纠偏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口袋罪
中立帮助行为
竞合
共犯
遏制我国网络违法犯罪的对策
网络违法犯罪
防控
对策建议
网络"刷单"行为的法律探讨
网络刷单
虚假交易
不当得利
法律规范
网络投票防刷票技术探讨
网络投票
网络刷票
防刷票技术
非技术手段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网络犯罪空间化视阈下“刷单炒信”出入罪之标准辨析——基于1879件“网络平台刷单案”法律文书刑事裁判结果不同违法制裁的均衡度分析
来源期刊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网络犯罪 违法制裁 抽象危险犯 刑罚制约 均衡度
年,卷(期) 2018,(4) 所属期刊栏目 专家论坛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5
页数 15页 分类号 DF62
字数 1487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凯 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 22 17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2)
共引文献  (40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7(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2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网络犯罪
违法制裁
抽象危险犯
刑罚制约
均衡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
双月刊
1674-3156
37-1430/D
大16开
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9977号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8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669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