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红黏土为研究对象,使土样在封闭系统下进行不同次数的冻融循环作用,对冻融循环后的冻结土样进行粒度成分和物理力学性质测试,研究不同次数冻融循环作用下冻结红黏土粒度成分和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粉粒组和黏粒组质量含量受冻融循环作用次数影响较大.红黏土中颗粒在前10次冻融循环过程中向粒径小于0.001 mm及粒径在0.01~0.05 mm范围富集;冻融循环10次之后,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粒径范围在0.002~0.005 mm的土颗粒含量明显增加,粒径范围在0.01 ~0.05 mm的土颗粒含量明显减小,其他粒径范围的土颗粒含量基本不受冻融循环次数的影响.红黏土的液、塑限大体上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冻融循环作用对红黏土等效黏聚力强度影响较明显,冻融循环作用10次以内红黏土等效黏聚力强度变化较大,在红黏土地区新修路基应考虑冻融循环作用引起的附加沉降影响.建议采用维亚洛夫或吴紫汪长期强度预报方程预测红黏土长期等效黏聚力强度.
推荐文章
冻融循环作用下冻结黏土矿物物理力学性质研究
冻融循环
黏土矿物
物理力学性质
长期强度
总磷对黏土物理力学性质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磷
物理力学性能
矿物成分
微观结构
机制
冻融循环条件下红砂岩物理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岩石力学
冻融循环
力学特性
损伤演化
冻融循环对气泡混合轻质土物理特性的影响研究
气泡混合轻质土
冻融循环
物理特性
孔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冻融循环对青藏红黏土物理力学性质影响试验研究
来源期刊 冰川冻土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青藏红黏土 冻融循环 物理性质 球形模板压入仪 等效黏聚力
年,卷(期) 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寒区科学与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2-69
页数 8页 分类号 TU4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522/j.issn.1000-0240.2018.0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房建宏 79 266 9.0 13.0
2 徐安花 62 242 9.0 13.0
3 张泽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47 373 10.0 18.0
4 陈鑫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6 42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48)
共引文献  (345)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55)
二级引证文献  (1)
193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3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4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8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3(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4(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5(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6(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0(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1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2(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3(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4(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5(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青藏红黏土
冻融循环
物理性质
球形模板压入仪
等效黏聚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冰川冻土
双月刊
1000-0240
62-1072/P
大16开
兰州市东岗西路320号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川冻土》编辑部
54-29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28
总下载数(次)
1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