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评估荧光染色法在皮肤浅部真菌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皮肤门诊疑似皮肤浅部真菌感染标本,同时采用荧光染色法、KOH湿片法和真菌培养法进行检测,比较检测结果.结果:在236例标本中荧光染色法、KOH湿片法、真菌培养法总阳性率分别为90.6%、67.4%、60.2%,在179例皮屑标本中阳性率分别为92.1%、69.3%、64.2%,52例甲真菌病标本中阳性率分别为84.6%、57.7%、44.2%,荧光染色法与其他两种方法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5例毛发标本中阳性率分别为100%、100%、80%,三种方法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荧光染色法简单有效,可以降低假阴性率.
推荐文章
荧光染色法与KOH湿片法在真菌直接镜检中的应用比较
KOH湿片法
真菌直接镜检
真菌荧光染色法
真菌感染
荧光染色法在浅部真菌检验中的应用
荧光染色法
KOH湿片法
真菌直接镜检
真菌感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荧光染色法和KOH湿片法、真菌培养法在皮肤浅部真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比较
来源期刊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学科
关键词 荧光染色 KOH 真菌培养 皮肤浅部真菌感染
年,卷(期) 2018,(1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12-714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258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小凤 11 33 5.0 5.0
2 沈守星 10 27 4.0 5.0
3 魏秋姣 9 25 4.0 5.0
4 杜鹏 6 8 2.0 2.0
5 黄嘉怡 3 6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4)
共引文献  (34)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34)
二级引证文献  (2)
19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荧光染色
KOH
真菌培养
皮肤浅部真菌感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月刊
1009-1157
37-1348/R
大16开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经十路27397号
24-173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013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631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