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作为奥斯卡·王尔德极不寻常的弃世之作,《瑞丁监狱之歌》(1898)围绕叙述者“我”和谋杀犯的谜团一直是学界争辩不休的焦点.在最新研究中,有学者将两个主体间“怪异的亲密感”阐释为诗人与狱中他者的某种“伦理认同”,认为它表达了王尔德对罪犯的同情和对残酷监狱制度的鞭挞.本文参照德曼的“自传”论及凯鲁斯的“创伤”观提出,“我”与谋杀犯的相似背后存在一种微妙的镜像关系.王尔德意图通过谋杀犯他者书写自己的创伤,批判维多利亚社会对同性恋的压制和迫害.“我”与谋杀犯的精神互动、互通、互为镜像烛照出诗人的创伤性自传.在叙述和见证自己创伤的同时,王尔德进一步提炼和深化了他一生念兹在兹的基督美学.
推荐文章
论祝大年《森林之歌》壁画的属性
祝大年
《森林之歌》
陶艺
现代陶艺
社会历史批评视野下王尔德童话研究
奥斯卡·王尔德
童话
社会历史批评
论齐邦媛的自传书写与性别主体建构
齐邦媛
《巨流河》
自传书写
"诗的真理"
史诗格局
王尔德在中国--兼评译本
王尔德
剧本
翻译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吟唱创伤:论王尔德《瑞丁监狱之歌》中“反动”的自传
来源期刊 外国文学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王尔德 《瑞丁监狱之歌》 创伤 自传 同性恋 反动 基督美学
年,卷(期) 2018,(2) 所属期刊栏目 评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6-76
页数 11页 分类号 I56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解友广 8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王尔德
《瑞丁监狱之歌》
创伤
自传
同性恋
反动
基督美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外国文学
双月刊
1002-5529
11-1248/I
16开
北京西三环北路19号
2-450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76
总下载数(次)
1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