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DXA测量骨密度(BMD)是诊断和治疗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但是BMD只能解释60% ~80%的骨强度,除BMD外还有众多其他骨骼特征与骨强度和骨折风险相关.且可以通过先进的影像技术获得这些骨骼特征.但是与传统的DXA相比较,这些技术的费用较高且获取不易.因此,在标准DXA测量基础和临床风险因素上,发展能够提升骨折预测的非侵入性检查技术来满足临床实践要求是一个重要的挑战.为此,骨小梁评分(trabecular bone score),一个从腰椎DXA图像衍生而来的灰阶结构指数被研究出来. ISCD专题工作组的目的是复习相关证据并提出如何在临床工作中使用TBS的建议.在临床中应用TBS来进行骨折风险评估、指导治疗、治疗监测和使用,以及在关于更高骨折风险的情况下如何使用TBS被一一列出.我们通过专家组对工作组的建议和证据进行了仔细的评审后推出了此官方立场.
推荐文章
DXA测定大鼠离体骨骨密度的精确性及其初步应用
双能X线吸收法
精确性
去卵巢大鼠
骨密度
能谱CT与DXA测量骨密度准确性的比较研究
能谱CT
双能X线骨密度仪
骨密度
腰椎体
灰重密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非骨密度DXA测量对骨折风险的预测——骨小梁评分(TBS):ISCD2015官方共识(第四部分)
来源期刊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骨小梁评分 骨质疏松 共识
年,卷(期) 2018,(11) 所属期刊栏目 共识解读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01-1404
页数 4页 分类号 R445
字数 486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7108.2018.11.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程晓光 北京积水潭医院放射科 236 1717 20.0 30.0
2 徐浩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核医学科 97 488 11.0 16.0
3 弓健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核医学科 33 143 7.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骨小梁评分
骨质疏松
共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月刊
1006-7108
11-3701/R
大16开
北京望京西园三区325楼丙单元601
82-198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00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5766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