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复合溶葡萄球菌酶消毒剂的抗菌作用及其对全层皮肤缺损大鼠移植人工真皮后感染的预防作用. 方法 (1)取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各1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从笔者单位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烧伤患者创面分泌物中分离出的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各20株,测定复合溶葡萄球菌酶消毒剂对上述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及最低杀菌浓度(MBC),实验重复3次.临床菌株MIC和/或MBC高于对应标准菌株者判定为对该消毒剂敏感性降低,计算3种细菌各自的敏感性降低菌株百分比.(2)将人工真皮于复合溶葡萄球菌酶消毒剂中分别浸泡5 min、1h、2h、4h(每个时间点21块),另分别于静置0(即刻)、12、24、36、48、60、72 h(每个时间点3块)后测量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标准菌株抑菌圈直径,实验重复3次.以浸泡消毒剂的人工真皮可形成有效抑菌圈(直径>7 mm)的最长静置时间所对应的最短浸泡时间为该消毒剂对人工真皮的充分浸泡时间.(3)取40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伤后3、7、14、21 d取材组,每组10只.于每只大鼠背部脊柱两侧各做1个直径20 mm的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伤后即刻脊柱左侧创面移植未进行任何处理的人工真皮(下称对照创面),脊柱右侧创面移植充分浸泡复合溶葡萄球菌酶消毒剂的人工真皮(下称消毒剂创面).伤后3、7、14、21 d,观察所有存活大鼠创面大体情况,计算对照创面和消毒剂创面的新发感染率,随后处死对应时间取材组大鼠,取所有包含人工真皮的全层创面组织行细菌定量,对比未感染对照创面和未感染消毒剂创面的细菌含量.对数据进行x2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 结果 (1)复合溶葡萄球菌酶消毒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标准菌株的MIC分别为该消毒剂原始浓度的1/32、1/32、1/512,MBC分别为该消毒剂原始浓度的1/32、1/16、1/512.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菌株对复合溶葡萄球菌酶消毒剂敏感性降低菌株百分比分别为15%(3/20)、20%(4/20)、10%(2/20).(2)浸泡复合溶葡萄球菌酶消毒剂2、4h后人工真皮对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可形成有效抑菌圈的最长静置时间均分别为24、36、48 h,久于浸泡5 min的12、24、24 h和浸泡1h的24、24、36 h.2h为该消毒剂对人工真皮的充分浸泡时间.(3)伤后3d,大鼠所有创面均未见感染症状,对照创面及消毒剂创面新发感染率均为0.人工真皮透亮,但与创面尚未建立良好连接.伤后7d,大鼠对照创面新发感染率为20.00%(6/30),明显高于消毒剂创面的3.33% (1/30),x2=4.043,P<0.05.感染创面可见大量脓性分泌物,人工真皮与创面未形成连接且部分降解;未感染创面人工真皮透亮,并与创面建立部分连接.伤后14、21d均未观察到新的感染创面,大鼠对照创面及消毒剂创面新发感染率均为0.感染创面未见明显好转;未感染创面人工真皮胶原层与创面已建立良好连接,硅胶层和胶原层逐渐分离.伤后7、14、21 d取材组大鼠分别有2、3、1个对照创面出现感染,且伤后14d取材组大鼠1个消毒剂创面出现感染,创面组织细菌含量为0.79×106 ~7.22 ×109集落形成单位(CFU)/g.伤后3、7、14 d取材组大鼠未感染对照创面组织细菌含量分别为(3.43±1.88) ×102、(2.37±0.43) ×103、(8.40±1.03)×103 CFU/g,明显高于未感染消毒剂创面组织的(0.33±0.12) ×102、(0.43±0.17) ×103、(2.16±0.52)×103 CFU/g(Z=-3.780、-3.554、-3.334,P<0.05);伤后21 d取材组未感染对照创面与未感染消毒剂创面组织细菌含量相近(Z=-0.490,P>0.05). 结论 复合溶葡萄球菌酶消毒剂对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抗菌能力,这3个菌种的临床菌株对该消毒剂的敏感性均较高;人工真皮浸泡复合溶葡萄球菌酶消毒剂2h后吸收饱和,静置24、36、48 h后仍分别对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抑菌作用,移植于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后感染率降低,并减少了创面组织细菌含量.
推荐文章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消毒剂基因qacA的研究
金黄色葡萄球菌
消毒剂
qacA基因
不同消毒剂消毒皮肤后对末梢血糖值影响的研究
皮肤消毒剂
快速血糖检测仪
安尔碘
75%乙醇
血糖
夫西地酸对葡萄球菌体外抗菌作用研究
夫西地酸
体外抗菌作用
协同作用
杀菌曲线
几种消毒剂临床消毒效果评价
鸡舍
消毒剂
消毒效果
应用技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复合溶葡萄球菌酶消毒剂的抗菌作用及其对全层皮肤缺损大鼠移植人工真皮后感染的预防作用
来源期刊 中华烧伤杂志 学科
关键词 皮肤,人工 胞壁质酶 伤口感染 复合溶葡萄球菌酶消毒剂 最低抑菌浓度 最低杀菌浓度
年,卷(期) 2018,(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5-232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665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8.04.00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1)
共引文献  (41)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38)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5(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皮肤,人工
胞壁质酶
伤口感染
复合溶葡萄球菌酶消毒剂
最低抑菌浓度
最低杀菌浓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烧伤杂志
月刊
1009-2587
50-1120/R
大16开
重庆市沙坪坝区高滩岩正街
78-131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98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8053
相关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英文译名: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973.gov.cn/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农业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