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南方农业学报       
摘要:
[目的]揭示赪桐提取物(Extracts from Clerodendrum japonicum,EFC)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抗菌机理,为临床抗病原菌感染药及植物杀菌剂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沙门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对EFC的敏感性,明确EFC的抗菌活性;通过试剂盒、流式细胞仪及扫描电镜等测定EFC作用后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膜、细胞壁、三羧酸(TCA)循环、可溶性蛋白、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细胞凋亡及形态结构的变化,研究EFC的抗菌机理.[结果]EFC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沙门菌和枯草芽孢杆菌3种供试细菌均具有抗菌活性,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最强,其抑菌圈(IZ)、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分别为19.04 mm、0.50 mg/mL和1.00 mg/mL.经EFC作用10h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乳酸脱氢酶(LDH)、钾离子(K+)及碱性磷酸酶(AKP)外泄分别显著增加72.0%、43.0%和78.0%(P<0.05,下同),琥珀酸脱氢酶(SDH)和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分别显著下降80.0%和36.4%.金黄色葡萄球菌经EFC作用24 h后,与对照组相比,5MIC(2.50 mg/mL)、10MIC(5.00 mg/mL)和20MIC(10.00 mg/mL)组的胞外蛋白含量分别上升28.6%、41.8%和61.5%,胞内蛋白含量分别下降40.9%、61.3%和82.5%,胞内ROS水平分别增加9.1%、33.5%和51.0%,细胞凋亡率分别增加24.0%、50.6%和72.8%.经EFC作用24 h后,扫描电镜下的菌体形态结构不规则、萎缩、畸形.[结论]EFC通过破坏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和细胞膜的完整性及通透性,影响蛋白合成,导致TCA循环减慢而发挥抑菌作用.
推荐文章
6种中药醇和水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抗菌效果评价
中药醇水提取物
药敏试验
最低抑菌浓度
最低杀菌浓度
抗菌纤维素纤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过程
表面接枝
抗菌纤维
季铵盐
金黄色葡萄球菌
土木香提取物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因子分泌作用的研究
抗毒力
金黄色葡萄球菌
土木香提取物
毒力因子
加替沙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
氟喹诺酮药物
加替沙星
耐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赪桐提取物抗菌活性及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机理
来源期刊 南方农业学报 学科
关键词 赪桐 提取物 金黄色葡萄球菌 抑菌机理
年,卷(期) 2019,(12) 所属期刊栏目 加工·贮藏·质量安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78-2786
页数 9页 分类号 S853.7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1191.2019.12.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丽 广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119 724 15.0 21.0
2 潘立卫 河池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12 35 2.0 5.0
3 罗泽萍 河池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11 5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86)
共引文献  (137)
参考文献  (2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5(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0(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1(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2(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3(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4(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5(2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6(20)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7(12)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8(8)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赪桐
提取物
金黄色葡萄球菌
抑菌机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方农业学报
月刊
2095-1191
45-1381/S
大16开
1964-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2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358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