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超设计特大地震下隔震结构的隔震层变形控制得到了广泛关注.提出了一种附带阻尼水平向负刚度装置以此来控制强震下隔震层变形;建立该装置的力学模型,并对其性能影响参数进行理论分析;同时结合铅芯橡胶支座进行协同工作,形成负刚度组合隔震系统;最后建立多自由度隔震模型进行时程分析,对比负刚度组合隔震系统和常规隔震系统的隔震效果.研究表明,负刚度组合隔震系统在特大地震中不仅能有效控制隔震层的变形,且能降低隔震层及上部结构的加速度响应,避免隔震结构在特大地震作用下隔震层变形过大而引起的碰撞问题.
推荐文章
基于提高结构隔震率的隔震支座组合布置
隔震支座
隔震设计
隔震率
布置方式
时程分析
三维基底隔震反应堆厂房的隔震效果研究
三维组合式隔震支座
三维隔震效果
地震响应
反应堆厂房
不同爆炸冲击震动输入对整体隔震系统隔震效果的影响
爆炸力学
隔震率
爆炸冲击信号
整体隔震
主脉宽
幅值
基于刚度比的基础隔震结构减震系数
基础隔震
隔震结构
刚度比
减震系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组合隔震系统基于负刚度装置的隔震效果研究
来源期刊 结构工程师 学科
关键词 负刚度 隔震系统 强震 隔震效果
年,卷(期) 2018,(4) 所属期刊栏目 抗震与抗风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3-79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354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文福 上海大学土木工程系 67 257 9.0 12.0
2 杨巧荣 上海大学土木工程系 22 63 5.0 7.0
3 于维欣 上海大学土木工程系 5 4 1.0 1.0
4 任天娇 上海大学土木工程系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3)
共引文献  (46)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负刚度
隔震系统
强震
隔震效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结构工程师
双月刊
1005-0159
31-1358/TU
大16开
上海四平路1239号同济大学土木大楼B401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9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2261
相关基金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http://www.lawyee.net/Act/Act_Display.asp?RID=46696
项目类型: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