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由于烧结过程的自动蓄热作用,厚料层烧结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节能提质技术被国内外各大烧结企业广泛应用.本文针对粉矿为主的烧结原料提出了一种返矿分流强化制粒技术,即将一部分粗颗粒返矿单独处理而不直接参与制粒,使得剩余混合料中成核粒子含量与黏附粉含量的比例更有利于制粒要求,同时改变物料中水分的分布状态,提升物料的制粒效果.研究了返矿分流对混合料制粒和烧结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返矿分流强化制粒工艺后,在同等制粒水分条件下,制粒小球平均粒度由4.27 mm提升至4.58mm,制粒效果得到明显改善;烧结速度和利用系数分别从21.66 mm/min、1.46 t/(m2·h)提高到23.86 mm/min、1.54 t/(m2·h).研究结果有助于将料层厚度从700 mm提高至780 mm.
推荐文章
韶冶烧结制粒技术改造与生产实践
烧结焙烧
圆筒制粒
制粒添加剂
烧结矿品质预报的研究
烧结矿品质
高炉
预报
高温烧结二氧化钍芯块技术研究
二氧化钍
烧结
密度
晶粒尺寸
基于RBFNN的烧结矿FeO含量预报系统研究
烧结
FeO
图像处理
RBF神经网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返矿分流的烧结强化制粒技术研究
来源期刊 烧结球团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烧结 返矿分流 厚料层 强化制粒 节能降耗
年,卷(期) 2018,(4) 所属期刊栏目 烧结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16
页数 5页 分类号 TF046.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403/j.sjqt.2018.04.05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范晓慧 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109 1337 21.0 29.0
2 甘敏 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51 432 13.0 19.0
3 周志安 12 29 3.0 5.0
5 胡兵 10 17 2.0 3.0
6 何国强 4 30 4.0 4.0
7 王兆才 6 25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34)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38)
二级引证文献  (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烧结
返矿分流
厚料层
强化制粒
节能降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烧结球团
双月刊
1000-8764
43-1133/TF
大16开
长沙市劳动中路3号
42-23
197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99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895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