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当代美国小说《光之杯》将个体的情感叙事与文化产品的历史叙事相融合,试图重塑北京形象,作为美国人往昔“浪漫”想象的新背景.究其实质,这是一个深谙文化市场规则的讲故事人,在取材异域文化和历史所搭建的文化景观中试图建构自我身份认同的镜像叙事.利用充满情感的历史叙事来填充文化商品的价值,并把对商品的实际或想象中的占有作为构建自我的方式,从根本上展示的是资本逻辑的弥散性及其对个体欲望、记忆和身份的塑造.
推荐文章
高中历史教学之形象思维法
高中
历史教学
形象思维法
教育期刊重大主题宣传的路径建构与叙事逻辑—以《北京教育》为例
教育期刊
主题宣传
教育事业
《北京教育》
高中历史教学之形象思维法分析
高中历史
形象思维
有效应用
数字资本主义时代数据资本化的逻辑考察
数字资本主义
数据资本
数字平台
数字劳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历史叙事与资本逻辑——透析《光之杯》中的北京形象
来源期刊 外国文学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光之杯》 历史叙事 文化商品 资本逻辑 镜像 北京形象
年,卷(期) 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文化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9-146
页数 8页 分类号 I71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牟芳芳 1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光之杯》
历史叙事
文化商品
资本逻辑
镜像
北京形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外国文学
双月刊
1002-5529
11-1248/I
16开
北京西三环北路19号
2-450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76
总下载数(次)
1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