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已有资料,推断出济南市区段千佛山断裂与文化桥断裂的构造形成过程,通过整理千佛山断裂与文化桥断裂周围分布的大量钻孔数据,从地层岩性特点,重点研究市区内千佛山断裂与文化桥断裂的导水性与透水性.研究表明,地垒处东南高、西北低的地势特点,对四大泉群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千佛山断裂在市区内从南郊宾馆至明湖北路4 km范围内具有透水性,明湖北路以北断裂EW向隔水不连通.文化桥断裂在市区内经十路至明湖北路之间3.7 km范围内为EW向透水断裂;在经十路以南部分,断裂处南北向导水受阻,这是由于浅层强风化闪长岩钙华沉积所致.位于四大泉群正西方向的千佛山断裂,东西两侧透水性好,垂直方向上导水畅通,但由于上部沉积较厚粘土隔水层,因而没有出现泉水喷涌.
推荐文章
透水混凝土透水性能试验研究
透水混凝土
透水性能
试验研究
千佛山断裂综合地球物理探测与地震活动性分析?
千佛山断裂
综合地球物理探测
地震活动性
透水砖透水性和强度的影响因素
透水砖
透水性
透水系数
抗折强度
实验测试
因素分析
透水性铺装材料在城市中的应用
城市
雨水利用
透水性铺装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济南千佛山断裂与文化桥断裂导水透水性研究
来源期刊 山东国土资源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千佛山断裂 文化桥断裂 地垒 导水透水性 济南
年,卷(期) 2018,(4) 所属期刊栏目 水文地质环境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55
页数 6页 分类号 P64
字数 363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6979.2018.04.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武朝军 7 10 2.0 2.0
2 郑灿政 2 4 1.0 2.0
3 王鑫 4 10 1.0 3.0
4 李岩 8 9 2.0 2.0
5 谢松彬 2 2 1.0 1.0
6 周雨阳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3)
共引文献  (40)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千佛山断裂
文化桥断裂
地垒
导水透水性
济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东国土资源
月刊
1672-6979
37-1411/P
大16开
山东济南市历山路52号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22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49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