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艺术创作中的气化介于形神、动静、虚实之间,无形可感、形神兼备、虚实相生、有无相济,其中的经典表述,就是苏轼的"随物赋形".以苏轼的"随物赋形"为例,深入论述艺术活动中的气化为文及其基本特点很有必要."随物赋形"揭示出古人行文运气的最高境界,这是一种"神与物游""道技合一"的天地境界,能深刻体悟并自如地运用于艺术实践,古往今来的文人中,非苏轼之天才不可为.
推荐文章
水煤浆气化文丘里管压降的计算分析
水煤浆气化文丘里管
压力损失
两相流计算
基于数据预处理的解相关波束赋形方法
智能天线
波束赋形
相关干扰
解相关
预处理
基于非均匀特异媒质的赋形天线设计
特异媒质
宽角赋形天线
马鞍形赋形天线
回波损耗
将心中的意转化为笔下的文
写作
困惑
兴趣
阅读习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随物赋形"与气化为文
来源期刊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苏轼" 随物赋形" 气化
年,卷(期) 2018,(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5-143
页数 9页 分类号 I206.2
字数 1171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5804.2018.06.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夏静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36 36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苏轼"
随物赋形"
气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双月刊
2095-5804
10-1136/C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35号7层
82-419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47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21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