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作为一种新型的纳米器件,量子元胞自动机(Quantum-dot cellular automata,QCA)有望取代传统CMOS器件.本文总结了目前已提出的三种全加器(Full Adder,FA)架构,通过概率转移矩阵(Probabilistic Transfer Matrix,PTM)分析找出其中最稳定的架构,进一步地,利用这三种全加器分别构建串行加法器,并从复杂度、不可逆功耗、成本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性能最优的全加器架构为MR Azghadi FA.随后,选择该架构提出了一种针对全加器的新型逻辑门和共面QCA全加器电路,并应用此全加器设计了多位串行加法器,经对比分析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全加器电路在面积、元胞数和功耗等方面均有较大改进,且具有很好的扩展性.
推荐文章
两点量子元胞自动机全加器电路设计
两点量子元胞自动机
逻辑门
反相器
全加器
半经典模型
遗传模拟退火法
量子元胞自动机共面五输入择多门结构的分析与设计
量子元胞自动机
五输入择多门
功耗模型
全加器
量子元胞自动机可逆加法器电路
可逆逻辑
量子元胞自动机
加法器
择多逻辑门
交通元胞自动机计算机模拟模型的研究
交通元胞自动机
元胞
栅格
变换原则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量子元胞自动机全加器的性能分析与设计
来源期刊 电子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量子元胞自动机 全加器 可靠性 概率转移矩阵
年,卷(期) 2018,(7) 所属期刊栏目 科研通信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74-1780
页数 7页 分类号 TN402
字数 368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372-2112.2018.07.03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解光军 合肥工业大学电子科学与应用物理学院 101 626 13.0 20.0
2 张永强 合肥工业大学电子科学与应用物理学院 6 10 2.0 3.0
3 吕洪君 合肥工业大学电子科学与应用物理学院 28 116 6.0 9.0
4 孙梦博 合肥工业大学电子科学与应用物理学院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量子元胞自动机
全加器
可靠性
概率转移矩阵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子学报
月刊
0372-2112
11-2087/TN
大16开
北京165信箱
2-891
196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181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206555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