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作物类型及其管理模式是影响红壤酸化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不同利用方式下红壤剖面酸度的变化特征,对红壤酸化防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方法]选取由红砂岩母质发育红壤的4种主要利用方式(水田、旱地、果园和林地),通过分层(0-20、20-40、40-60、60-80 cm和80-100 cm)测定pH、交换性酸、交换性盐基总量和盐基饱和度,定量比较不同利用方式下各酸度指标在剖面上的变化特征及程度.[结果]在不同利用方式下,红壤剖面pH为水田(5.69)>旱地(4.71)≈果园(4.74)>林地(4.49);交换性酸含量为林地(6.54 cmol/kg)≈旱地(6.52 cmol/kg)>果园(3.51 cmol/kg)>水田(0.79 cmol/kg);交换性盐基总量为水田(4.47 cmol/kg)>旱地(1.97 cmol/kg)>果园(1.26 cmol/kg)>林地(0.48 cmol/kg);盐基饱和度为水田(53.14%)>旱地(20.87%)>果园(15.41%)>林地(4.67%).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红壤剖面pH值逐渐升高;不同层次间交换性酸含量无显著差异;交换性盐基总量随土壤深度增加逐渐升高,为60-100 cm (2.34 cmol/kg)> 40-60 cm(2.05 cmol/kg)>0-40 cm (1.75 cmol/kg);水田利用方式下红壤盐基饱和度随土壤深度增加逐渐升高,为80-100 cm (33.95%)> 60-80 cm (32.27%)> 40-60 cm (31.31%)> 20-40 cm (25.47%)> 0-20 cm (21.08%).水田、果园利用方式下红壤pH与交换性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交换性盐基总量和盐基饱和度呈显著正相关;旱地利用方式下红壤pH与交换性盐基总量呈显著正相关;林地利用方式下pH与交换性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结论]4种利用方式下,在0-40 cm土层,林地红壤酸度最高,其次是果园和旱地,水田红壤酸度最低,在40-100 cm土层酸度变异较小.通过改变土地利用方式,降低红壤交换性酸含量、增加交换性盐基总量和盐基饱和度可以有效降低红壤酸度.
推荐文章
红壤小流域不同利用方式氮磷流失特征研究
红壤小流域
氮磷流失
坡地利用
不同植被恢复方式下红壤线虫数量特征
退化红壤
植被恢复
土壤线虫
季节波动
土壤质量
不同利用方式对荒地退化红壤肥力状况的影响
退化红壤
不同利用方式
肥力状况
亚热带红壤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剖面水流特征
染色示踪
染色面积比
染色路径数
水流类型
土壤理化性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红壤不同利用方式下的剖面酸度特征
来源期刊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土地利用方式 红壤 土壤剖面 酸度特征 酸化
年,卷(期) 2018,(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04-1712
页数 9页 分类号
字数 617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674/zwyf.18179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18)
共引文献  (705)
参考文献  (3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2(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3(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4(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5(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7(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8(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9(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0(2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1(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2(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3(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4(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5(8)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土地利用方式
红壤
土壤剖面
酸度特征
酸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月刊
1008-505X
11-3996/S
大16开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82-169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4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355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