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以江西农业大学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研究探讨不同培肥模式下红壤性水稻土酸度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深化对红壤性水稻土酸度变化特征的认知.[方法]选择不施肥(CK)、化肥(NPK)、化肥+红花草(NPK+GM)、化肥+红花草+秸秆(NPK+GM+S)和化肥+红花草+猪粪(NPK+GM+M)5个处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等方法,明确不同施肥处理之间的酸度特征以及影响土壤酸度变化的因素.[结果]与CK相比,NPK、NPK+GM+S和NPK+GM+M等处理均能显著提高土壤pH,pH均增加0.38个单位左右,3个处理间无显著差异;NPK、NPK+GM+S和NPK+GM+M 3个处理均显著降低了交换性酸含量,最大降幅达49.54%.冗余分析结果表明:CEC%和TP分别能解释pH变化的5.6%和4.7%(P<0.05);BS%和CEC分别能解释交换性酸变化的99.1%和0.8%(P<0.05).[结论]合理施用化肥、化肥配施红花草和早稻秸秆、化肥配施红花草和猪粪等培肥模式均能显著提高土壤pH并降低交换性酸含量;CEC、BS%、TP和TN是红壤性水稻土酸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在南方红壤区水稻生产实践中施用氮磷钾肥时,其中的磷肥尽量选择钙镁磷肥,且在施化肥的同时配施红花草和水稻秸秆(猪粪).
推荐文章
长期不同施肥模式红壤性水稻土磷素变化
红壤性水稻土
磷盈亏
有效磷
有机肥
红壤不同利用方式下的剖面酸度特征
土地利用方式
红壤
土壤剖面
酸度特征
酸化
长期施肥对红壤性水稻土团聚体特征的影响
团聚体特征
红壤性水稻土
长期施肥
干筛法
有机肥增减施后红壤水稻土团聚体有机碳的变化特征
长期定位试验
有机肥
团聚体
有机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培肥模式下红壤性水稻土的酸度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来源期刊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不同培肥模式 红壤性水稻土 土壤酸度变化 影响因素
年,卷(期) 2020,(3) 所属期刊栏目 资源与环境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26-632
页数 7页 分类号 S511.062|S158.5
字数 448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836/j.jjau.202007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42)
共引文献  (224)
参考文献  (2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6(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7(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8(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9(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1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11(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8)
2012(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3(2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4(3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15(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6(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7(2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8(13)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不同培肥模式
红壤性水稻土
土壤酸度变化
影响因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2286
36-1028/S
大16开
江西省南昌市志敏大道1101号
44-102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22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4552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