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荆防药对正丁醇提取部位对气管滴注脂多糖(LPS)所致小鼠急性肺损伤(ALI)模型及LPS刺激诱导的小鼠单核巨噬白血病细胞(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的保护作用,探讨其抗炎效应的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机制.方法 ①小鼠ALI模型:将雄性昆明种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地塞米松(5 mg/kg)+LPS组,荆防药对正丁醇部位低、中、高剂量(3.33、6.67、10.01 g/kg)+LPS组,除地塞米松组于实验第2、4、5天腹腔注射给药1次外,其余各组动物连续灌胃给药5 d,1次/d,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0.5%吐温溶液.末次给药30 min后,除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小鼠气管滴注LPS 100μL(5 mg/kg)制备小鼠ALI模型,假手术组小鼠行麻醉、气管滴注操作,但给予无菌生理盐水.造模后5 h各组再次给药1次,给予LPS后6 h处死小鼠,取小鼠肺组织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Real-Time PCR法检测小鼠肺组织NF-κB p65、NF-κB p50、IκBαmRNA表达水平,Western-Blot法检测小鼠肺组织NF-κB p50蛋白表达水平.②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取对数期RAW264.7细胞悬液接种、培养24 h贴壁后,设空白对照组,LPS组(1 mg/L),LPS+DMSO对照组,LPS+地塞米松(5 mg/L)组,LPS+荆防药对正丁醇部位高、低剂量组(50、25 mg/L),LPS+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高、低剂量组(50、25 mg/L),LPS+橙皮苷组(50μg/L),LPS+迷迭香酸组(5 mg/L).受试药物预处理3 h,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加入1 mg/L LPS刺激12 h造模,吸取细胞上清,Griess法测定一氧化氮(NO)含量,ELISA法测定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裂解细胞,Real-Time PCR法检测细胞NF-κB p65、NF-κB p50和IκBαmRNA表达水平.结果 ①与LPS所致小鼠ALI模型组比较,荆防药对正丁醇部位各剂量组可减少ALI小鼠肺组织嗜中性粒细胞计数,其中低剂量组降低作用显著(P<0.01);荆防药对正丁醇部位中、低剂量组显著下调ALI小鼠肺组织NF-κB p65 mRNA及NF-κB p50蛋白表达水平(P<0.01),中剂量组亦明显下调NF-κB p50 mRNA表达水平(P<0.05).②与细胞炎症模型组比较,所有受试药物均能明显降低细胞上清IL-6水平(P<0.01或P<0.05),荆防药对正丁醇部位(50、25 mg/L)、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低剂量组可显著降低细胞上清NO含量(P<0.01或P<0.05),荆防药对正丁醇部位高剂量组有减少细胞上清TNF-α含量的趋势;荆防药对正丁醇部位低剂量组显著下调细胞NF-κB p65、NF-κB p50、IκBαmRNA表达水平(P<0.05或P<0.01),高剂量组明显抑制细胞NF-κB p50、IκBαmRNA表达(P<0.05或P<0.01),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和橙皮苷亦可显著下调细胞NF-κB p50 mRNA表达水平(P<0.05),迷迭香酸明显抑制模型细胞NF-κB p50和IκBαmRNA表达的上调(P<0.05).结论 荆防药对正丁醇提取部位具有抗急性炎症作用,抗炎作用发挥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中关键因子NF-κBp65、NF-κB p50、IκBα基因及NF-κB p50蛋白表达有关,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橙皮苷与迷迭香酸可能为其主要有效物质基础.
推荐文章
类风湿关节炎中NF-κB信号通路相关微小RNA的研究进展
关节炎,类风湿
微RNAs
NF-κB
信号通路
综述
红霉素对哮喘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ERK/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哮喘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
核因子-κB
红霉素
基于NF-κB信号通路的中医药防治心肌纤维化研究进展
心肌纤维化
核因子-κB信号通路
中医药
综述
在慢阻肺炎症反应中黄芪多糖的抗炎作用及抑制TLR4/NF-κB通路的机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黄芪多糖
TLR4/NF-κB通路
炎症反应
巨噬细胞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荆防药对正丁醇提取部位抗炎作用的NF-κB信号通路机制研究
来源期刊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荆防药对正丁醇提取部位 脂多糖 急性肺损伤 小鼠 RAW264.7细胞 核转录因子-κB
年,卷(期) 2018,(11) 所属期刊栏目 科技之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59-968
页数 10页 分类号 R285.5
字数 735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2157.2018.11.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曾南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135 1144 19.0 30.0
2 罗杰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12 6 1.0 2.0
3 刘小波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9 6 1.0 2.0
4 吕红君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5 3 1.0 1.0
5 杨清鑫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5 3 1.0 1.0
6 桑文涛 6 16 3.0 3.0
7 饶志粒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6 6 1.0 2.0
8 石博宇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7 6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3)
共引文献  (94)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4(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5(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8(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9(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荆防药对正丁醇提取部位
脂多糖
急性肺损伤
小鼠
RAW264.7细胞
核转录因子-κB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月刊
1006-2157
11-3574/R
大16开
北京北三环东路11号
82-414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7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7697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