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核球的内禀形状是限制星系的形成与演化理论的重要方法之一,能够给出星系的形成与演化过程究竟是等级式并合的快过程还是长期内部活动形成伪核球的慢过程的重要线索.而慢过程的研究限于高分辨率的图像资料的缺乏,近十几年才得以展开,大多是在某一个波段进行的.选取了9个正视无棒旋涡星系在4或5个波段上分别对它们进行了二维面亮度测光分解,得到核球和盘在各个波段上的形态参数,在不同波段和不同星系类型之间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同一星系不同波段得到的参数有一定的离散,这可能与恒星宽泛的年龄范围有关;测光分解显示9个样本中5个包含经典核球、4个包含伪核球,并且伪核球全部位于晚型星系中,给出了对慢演化理论的重要验证;研究肯定了n=2作为经典核球和伪核球分界的合理性.另外,通过对比此前几乎单一波段的研究,发现伪核球可能不像以前认为的那么类似盘,经典核球也不像以前认为的那么类似椭圆星系.
推荐文章
低红移活动星系核中大质量黑洞与核球质量关系研究
星系
活动-星系
核球-星系
核-星系
类星体-星系
塞弗特
低面亮度星系的观测特性
星系
低面亮度
星族特征
二维面阵子空间重构快速估计方法
面阵
波达方向估计
子空间重构
计算复杂度
晚型旋涡星系盘的颜色梯度
天体物理学
颜色梯度
一维两成分拟合
旋涡星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多波段二维面亮度测光分解对盘星系核球的研究
来源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NGC 0198 伪核球 二维 测光分解 多波段
年,卷(期) 2018,(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7-471
页数 5页 分类号 P157.9
字数 402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360/j.cnki.jbnuns.2018.04.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艳春 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 23 15 3.0 3.0
2 王娇娇 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NGC 0198
伪核球
二维
测光分解
多波段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0476-0301
11-1991/N
大16开
北京新外大街19号
82-406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42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2495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